10月9日11时,七里河区虚拟养老院西湖街道分院助老员李淑君像往常一样,来到街道的虚拟养老服务餐厅领取当日的午饭。当她来到餐厅时,餐厅里已汇集了7、8名前来领取午饭的助老员。“蒜泥黄瓜、凉拌土豆丝、炸酱面”这是当日的菜单。领取了三份午餐后,李淑君骑着自行车出发了。4年来,她每天如此,为辖区内3位孤寡老人送饭。七里河区虚拟养老院西湖街道分院有12名助老员,他们和李淑君一样承担着为辖区虚拟养老院内40余位老人送餐的工作。
家住建工中街社区的卞秀英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一个人独居多年。街道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为老人申请加入了区虚拟养老院。卞秀英老人每日都能吃到虚拟养老餐厅送来的免费饭菜。“虚拟养老院让我可以安度晚年。”卞秀英老人激动地说。在卞秀英老人家中,一台“一键通”呼叫服务器放在醒目的位置。“红键是送餐、绿键是家政服务……”卞秀英老人为记者介绍。“有了这台呼叫服务器,只要一按按钮就有街道的服务人员来为我们服务了。”七里河全区现已建有街道虚拟养老服务院9个,社区虚拟养老服务站77个,面向全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保健、精神慰籍、文体娱乐、老年学教等全方位的虚拟养老服务;已建有虚拟养老“夕阳乐”助老餐桌12个,全区纳入虚拟养老服务范围的老年人达到4.5万人。
推行虚拟养老院建设,开展虚拟养老服务,是市委、市政府应对养老工作新形势、新挑战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养老难题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此,今年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印发2012年市政府为民兴办十个方面二十八件实事方案的通知》(兰政发〔2012〕14号),将虚拟养老院建设列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让居家养老的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向全市推广,为老年人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有偿的全方位生活服务,实现“大养老大服务”的城市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达到为老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是兰州市积极打造和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兰州模式”的有益尝试。
目前,全市虚拟养老院项目建设任务正按计划,有步骤的在各县区进行中,虚拟养老院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永登县虚拟养老院项目建设,于今年8月13日正式挂牌运行,为入院老人开展了七大类60多项服务;红古区虚拟养老院于9月12日上午举行了启动仪式,登记注册工作正在进行;安宁区虚拟养老院于9月18日正式启动营运,为全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日常陪护、家政便民、饮食服务、医疗保健、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娱乐学习等服务;西固区机构编制和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项目建设已完成,系统调试正在进行当中,预计10月底前完成,11月底正式启动运行;榆中县虚拟养老院已具备试运行的基本条件,计划在“9.9”重阳节前夕择期举行启动仪式;皋兰县已完成老年人调查摸底和数据录入工作,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了电子档案,制定了虚拟养老院服务办法和规章制度,各服务中心与加盟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
据介绍,年内将实现全市“虚拟养老院”服务人数达到18万人以上,“大养老大服务”的城市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正在向全市范围内延伸开来。
(来源:甘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