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投建管分离是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核心
作者:   来源: 华西社区报  2018-08-21

  “老有所养”是关乎每一个人生活幸福度、安全感的民生大事。如今,养老观念在变,养老模式也逐渐多元化。如何养老不仅是老人所面临的抉择,也是今天你我也必须关注的问题。华西社区报一直聚焦养老问题,从本期开始开设“关注养老对话大咖”栏目,汇聚众多养老业界大咖,从产业政策、服务模式、养老理念等方面展开高层次的探讨和交流,推动行业发展革新;同时,开设“关注养老机构风采”栏目,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6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数据显示,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已超21%。养老“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丰富养老服务业态,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金融、地产、互联网等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产业。近年来,四川的养老行业进入融合发展时代,在各方资本不断涌入老龄事业之时,又该如何做好产业间的融合,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呢?
 
  高度产业分工,促进高质量产业聚合
 
  “在回答如何做好养老产业融合的问题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养老产业?养老产业并非是单纯的第三服务业,而是在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新型产业。”杨一帆说,判断产业间融合的质量,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产业成本是否降低了,二是商业价值是否更高了。如果不能达到这两个目的,就是失败的融合。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开放了养老服务业市场,地产、金融、教育、旅游、互联网等行业纷纷进军康养产业,多方力量在为养老产业增加新鲜血液的同时,也让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混沌的特征。
  在杨一帆看来,要做好康养产业的聚合,在实际操作中的核心是要做好投建管分离,促进产业分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一个养老项目从前期筹备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各个阶段都应该有精细化的分工主导。投资方擅长的是选项目,建设方要做好项目具体的施工建设,运营方做好后期的整体运营及品牌打造,通过高度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聚集,从而达到产业体系的融合,通过融合促进产业形态的价值整合。”以养老地产为例,开发商主要是做好项目选址、项目定位、客户需求分析、增加品牌附加值,而养老机构则应根据项目定位,建立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体系,而不是盲目的统一标准化,做看起来面面俱到,却不被需求的服务。地产物业因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大大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才能激活市场购买力让机构养老走得更远。
 
  激活市场购买力,机构养老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我国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中,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挥着基础作用,机构养老则丰富了老龄化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有望为整个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的有力支撑。据统计,目前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同比增长7.8%,在数据增长的背后,如何让养老机构在市场中更好生存,良性发展,这也成为养老机构从业者的困扰。
  杨一帆认为,机构型养老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做好投建管分离外,还应最大程度地激活市场购买力。“巨大的老龄人群对康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很多高端康养机构这两年还处于投入的状态,并不赚钱,其实这并非是市场购买力不足,而是市场购买力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杨一帆说,激活市场购买力要靠政府政策、社会环境、机构自身等多方力量,但就机构本身而言,在找准市场定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拿出等值于价格的综合服务,这能让养老机构走的更远,才能为未来同其他产业有效对接融合提供可靠保证。
  他强调,虽然全球人口老龄化让康养产业有望成为即将到来的蓝海产业,但同时更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养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其中,高素质养老从业人员的缺乏是严重桎梏行业发展的难题。加快建立养老产业第三方评价系统和基于职业成长的信用系统,为养老从业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等都是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但这也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聚合,共同努力。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