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预计2030年将达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印度则将在2024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世界人口虽然还在增加,但增长速度已经放缓,即使是在生育率最高的非洲地区,每名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从2006年的5.47个孩子减少到2016年的4.85个孩子。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妇女生育率增幅不大,较低的生育率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明显。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预期寿命从2000年至2005年间的男性65岁、女性69岁上升到2010年至2015年间的男性69岁和女性73岁。如果拿2017年作为基础,目前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为9.62亿人,到2050年这一年龄层的人口数量将是现在的两倍多,达到21亿人,2100年则是现在3倍多,将达到31亿人。
一些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已持续了较长时间,其中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其总人口的33%,意大利29%,葡萄牙、保加利亚和芬兰分别占到28%,均列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前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也进一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预计到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35%。
报告显示,全球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在非洲地区增长最快。从2017年至2050年,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集中在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9个主要国家。随着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最不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也会逐渐增加,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更加庞大的自然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进行支撑,对养老产业来说正值机遇期。
养老不单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除了给老年人以生活上的保障以外,还要通过家庭照顾的方式给他们家庭的温馨,这是家庭养老独有的、其他养老模式所无法替代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在家庭招股的背景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日常互动和支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较明显的影响。社区养老最早是英国政府为使老年人留在社区和家庭,鼓励家庭招股有需要人士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老年人也确实经常会从社区那里获得日常生活方面的帮助。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分析,社区养老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机构养老虽然被认为是现代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方向,老年人能够获得比家庭更为专业的照料,包括医疗等服务。但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难以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老年人进到养老院,对于子女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于老年人来讲,往往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养老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其各种具体需求会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成为结合吃、住、行、游、购、娱、修、学、养、疗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超级大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步入老龄社会的日本,社会管理层意识到,要构建老年人安心生活的环境,必须真切地体会到老人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因此,在这个面积为5000平米的展厅里,常年举办着日本规模最大的老年护理用品展。大到老人专用的汽车,小到一双专供腿脚不便老人穿的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