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共商养老产业发展大计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2018-09-03

  四川养老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老年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机构?9月1日,“聚焦养老业 致敬40年·2018中国(四川)养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四川品质养老(医养)机构公益评选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论坛现场,专家学者与养老机构的代表就“如何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圆桌对话。
  “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加剧,截止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2.41亿,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塑造康养产业发展形态的核心要素。”在论坛现场,西南交大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谈到,康养产业不仅是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满足未来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生活的新需求,更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发展途径。推动康养产业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是重中之重。“以人为中心的康养新时代,是医养健相结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养老服务产品,不再局限于为老人提供可方便疾病照护的住处,而是从‘身、心、灵’各方面改善人群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康养护理学院院长隋国辉则认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比较适合当前国情,医疗保健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比较旺盛,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最为关注。把握好这些要件,发展养老事业、投资养老产业,就比较容易找到与这个市场的契合点。在未来,随着“60后”老去,市场需求结构将快速变化。所以目前正是培养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布局养老机构的“窗口期”。
  “成都市是全国首批长期照护险试点城市之一,从2017年7月1日起该险种在我市开始试点,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险种,长期照护险将为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提供保障。”据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敏介绍,由于老年人口一直快速增长,不少老人都是多病并存,失能失智,需要长期住院照护。“长期照护体系应该包括机构式、社区式与居家式等多元服务模式,这样才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可持续性的长期照护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