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撬动万亿元银发经济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近日,有机构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购买力将扩展至人均4112美元。其实早有机构预测,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年消费需求总量会达到10000亿元。但实际上到2011年末,据一家媒体公开报道数据显示,当年“我国仅7000亿元产值的银发产业”,上述媒体援引专家的观点表示,“银发经济”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加速驶入快车道,迈向万亿元规模。然而,对于这块看上去巨大的商业“蛋糕”,市场却始终保持冷静,记者搜索了近年来有关重阳节节日消费的文章,多以反映市场冷淡为主,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记者也发现,一贯爱以节日做文章的各家商场,都没有特别以重阳节为主题做特别的促销活动。

  著名人口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告诉记者,要想发挥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对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应稳步提高老年人收入,起码要守住退休金增长与物价上涨同步这条底线;扩大老年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覆盖面,提升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准;大力发展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满足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管护、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发挥老龄产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有多少老人能为自己消费

  按照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庞大的老人规模是“银发经济”的强大基础。那么,有多少老人拥有能力产生消费呢?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在全国1.85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尽管退休金和养老金并不能代表1.85亿老人的全部收入,但可以说明的是,老人消费缺乏一定经济基础。

  另据官方数据,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47.6%,即3321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在这些收入,老人收入占比多少,有多少能用于基本生活保障外的消费,记者未能采访到相关数据,但与万亿元的“银发经济”规模相比,仍显动力不足。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老年人退休以后有收入的人占少数,大多数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是制约老年人市场的一个关键原因,“商家、企业也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动力去开发针对老年人的这样的一些产品。”张车伟说。

  有多少老人肯为自己消费

  两年前,重庆的金阿姨和丈夫从政府机关退休后,来到北京与女儿团聚,因为拥有公费医疗待遇,两个人每月退休金能达到10000元左右,按照女儿小罗的说法,“老太太还是舍得花钱的。”小罗告诉记者,“每年老两口都会旅游两次,偶尔买件衣服。”但小罗简单计算了一下,一年中老两口每人花在改善生活方面的消费也仅在七八千元上下。

  “老两口的工资60%存进银行,或者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另外40%的支出中,大部分用在我们家的日常消费,我们家买菜做饭、水电费老太太从来不让我们出。”小罗告诉记者。而这都还算是小钱,“我们俩买房的首付基本都是老两口给我们出的。”小罗说。

  尽管小罗和爱人两个人都有不错收入的工作,希望主动承担起日常消费,但老两口从来不让。小罗的婆婆是小学退休教师,退休工资不高,身体也不好,为此,小罗和爱人每次回老家都会给老人留钱,“可老太太每次都把钱整齐地锁在抽屉里,作为过年压岁钱给了我。”小罗告诉记者。

  记者一位肖姓朋友也告诉记者:“每次打电话老爸老妈都说,‘钱不够就给家里说,给你汇款’。”这位朋友略有感伤地说:“本来成家立业了该孝敬父母,老人却省吃俭用要补贴子女。”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生为儿为女,无怨无悔”,是多数父母坚守的信条。文章援引河北农村一位老父亲的话说:作为父母,总以能给子女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自豪,如果自己还算过得去的话,有几个老人不愿意给子女帮助?

  有多少子女可为老人消费

  百善孝为先。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独生子女结婚成家,他们的父母也进入了老年。当下,由两个独生子女赡养4名老人、养育1个孩子的所谓“421”的家庭结构正在加快形成。但在就业难,收入差距大,物价涨,房价高等多方面的压力下,“立足社会难,赡养父母难”,成为很多80后遭遇的两难境地。

  著名调查机构麦可思做了一项2013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调查从2012年9月10日开始,10月16日结束。统计发现,截至10月16日,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薪资为2506元,比上届同期(2294元)高212元。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80后年轻人觉得照顾自己的父母已经力不从心。

  农村流行一句话,养儿防老。但青年农民能否支撑起父母的消费呢?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十二五”期间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7%,那么,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9140元,再按规划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5%以上”计算,则农民除口粮外的收入约为4113元。这个数字,似乎也不能撑起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
(来源:中国财经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