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四海镇黑汉岭、西沟外、海字口、南湾、楼梁和王顺沟6个村的老年餐桌昨日开张,共有300余位老人家门口吃上热乎乎的饭菜。6家餐桌同时挂牌,这意味着老年餐桌在延庆深山区落地扎根,被老人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早在2010年延庆就建设了第一家老年餐桌。到2017年底,历时8年全区建成的餐桌只有20家,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经济较好的乡镇,主要原因是缺乏建设和运营资金的保障。深山区老人吃饭难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延庆民政局出台对农村老年餐桌的“一免两补”政策,9个月就新增村级养老餐桌11家,今年将新增老年餐桌40家,全区餐桌总量将达到60家,可解决4500余名农村老年人吃饭问题。
延庆区有老年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户籍老年人口4.1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6.7%,农村老龄化尤为突出。一处空落落的院子,屋里只有一位老人,是大多数农村孤寡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调查显示,农村老人收入水平低、身体状况差,导致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成问题。但浓重的恋家恋乡情结,又让老人拒绝走进养老机构。因此,很多农村老人做饭吃力,吃剩饭、吃冷饭、凑合吃饭、做一次饭吃好多顿的现象严重,更谈不上营养搭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今年延庆区民政局出台“一免两补”政策,为餐桌提供资金保障。“一免”是指村里免费提供房屋、场地,集体、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承办村级餐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餐桌建设的积极性。“两补”是指政府为老年餐桌提供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其中,建设补贴按实际支出的80%补助,最高10万元;运营补贴根据运营服务量核算,每个餐桌每年补贴最高10万元。“这20万元的补贴金基本能维持餐桌的建设、运营,村里基本不用贴钱。”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