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备战在即:税优政策 便利性被期待
作者: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日前华夏基金、泰达红利、中欧基金三家基金公司已于本月上旬开始发售后其养老目标基金,此外多家公募基金也在加紧对养老金业务的筹备。不过在基金公司的加紧筹备背后,仍然有待于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后其规模的扩容。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由于养老金第三支柱依靠个税递延“优惠”鼓励投资参与,因此当下个税政策的完善将成为扩充个人养老保险市场的重要因素,此外产品的丰富性、适当调降第一支柱扣缴比例也被业内所呼吁。
 
  税收政策被看中
 
  “养老金第三支柱已经向我们迎面走来。今天这样一个税收制度依然没有把减、免的东西做得很好。”全国社保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中基协养老金专委会顾问王忠民在中基协举办的“税收安排与养老金体系建设——《美国如何支持养老》中文版发布会”上表示。
  “美国养老金制度高度发达,它的秘密就在于税收政策的支持。” 中国社科院世界保险中心主任郑秉文也指出。“税收政策是一个资源,对纳税人而言税收优惠政策不能高过一定比例,否则会影响大家的消费。”
  而在郑秉文看来,从美国税收政策经验来看你,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不适宜安排过高的个税起征点。
  “首先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数覆盖足够广,因此起征点不宜过高。” 郑秉文说。“舆论对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呼吁,但如果征税范围过窄则很难对大部分人参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形成鼓励作用,但作为补充应当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扣缴比例,给第三养老金以空间,这样大部分人的到手工资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华东一家基金公司养老金业务人士。
  郑秉文也认为应当适当下调第一支柱的缴费比例。“下调了第一支柱的费率,把费率的资源空间让给第二、第三支柱,我们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资本市场就好了”郑秉文说。
  “中国的资本市场大约是1/70有养老金,美国理论上是二分之一。”“他的股市这么好,主要是因为有养老金作为长期投资这枚‘定海神针’,长期机构投资者比例非常高,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资本市场中的‘长’钱。” 郑秉文说,“中美养老金入市规模的差异也是税收制度安排导致的。”
 
  便利性与灵活性
 
  除税收政策外,也有业内人士更加关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便利性,“光有税收鼓励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坦言,“设想一下,如果你在阿里或者腾讯软件商开户,每个月存进去一千,做养老金的话,直接国家退税两百,变成1200,大家都愿意做,比拿着税单再去报销更好,我们设想整个体系的时候,应该在便利性上,甚至其他税收方式,还要想一些办法,不是简单地设一个账户就完了,配套的很重要。”此外,美国投资公司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税收协会主席、中基协养老金专委会顾问Peter J.Brady则强调,养老金第三支柱更大的自主权、更丰富的产品以及足够的便利性是美国养老金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人经常换工作,希望缴费计划当中,可以这些钱拿走,然后滚雪球一样,存在一个账户里,他们可以控制这些账户,可以选择买什么样的投资产品,为了让人们自愿地加入这些计划” Peter J.Brady 表示,“有很多机构可以制定量身定制的产品,有很多的灵活性。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