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2018年第五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落下帷幕,活动周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个人信息保护日、金融日、校园日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使网络安全宣传覆盖更多领域更多行业和更多人群,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当前中国网民数量超7亿,一边是网络运用的快速普及,一边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窃取国家秘密和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的手段层出不穷,普通群众防不胜防。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用户中“银发一族”和青少年人群比例迅速增加,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相对薄弱,受骗指数较高,因此他们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值得重视。
重视网民中的弱势群体“银发一族”。
当前社会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玩微信、网上购物等,逐渐成为网民中的“银发一族”。但网络安全意识欠缺也让他们成为最容易被网络伤害的人群。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及乡村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很少,子女多数不在身边,他们难以掌握防范、应对网络骗局的技巧。另一方面不少骗局比较复杂,近似“技术盲”的“银发一族”一般很难辨识,稍有不慎就会经济受损。
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互联网信息发布方面应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先审后发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非法广告等内容的网上发布。有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关于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等的排查整治力度,特别要关注基层农村的网络安全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公安局、宣传部以及社区等部门单位应加大对中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邀请专家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不断提高“银发一族”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日常防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