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
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贫困率高达49.6%。有养老金或者退休储蓄金的,每十个人里面只有四个人。即便有幸领取的韩国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20万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200元,生活难以为继。在韩国,一公斤牛肉的价格是2.4万韩元(人民币148元)。BBC记者Williamson写过,很多韩国老妇为了生计,走上卖淫之路。甚至有七八十岁的,涂着亮丽的唇彩,穿着鲜红的外套,满面皱纹,坐在地铁站外。韩国有420万老人直至70岁仍在工作。政府组织了“银发招聘会”,熙熙攘攘的老年人竞争上岗,大多是低端职业,例如快递员、保安、清洁工。七八十岁的韩国老妪,佝偻着身体,酷暑严寒在外拾荒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韩国老龄化的数据触目惊心。65岁以上的人口,在2017年占比14%,至2060年将达到41%。韩国确实生产了很多质次价低的商品,那是因为相当比例的韩国人真的买不起好的。首尔Tapgol公园里有寺庙的施粥铺,每天大量老年人排队领取免费午餐。
全球性
经济腾飞时期,韩国也曾经有过“汉江奇迹”。和中国人一样,很多韩国人倾尽所有,望子成龙,将一生积蓄投资到孩子身上,而如今,年轻人自顾不暇。其实,日本也是一样,老龄化危机更严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8.1%,位列全球首位。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泡沫期时,渡边太太们背着路易威登,遍行西欧。如今,日本在泡沫破灭后,依旧能负担跨洲际旅行的老年人,寥寥无几。那些在年轻时置办了一些产业的日本老年人,生活相对宽裕一些。韩国老龄化社会缩影:拾荒、讨饭、银发招聘会香港、新加坡也是如此。香港的士司机,大多白发苍苍。我的香港朋友Justin艳羡不已:"内地老年人真的好幸福!"作为灯塔国,美国的老年人也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幸福。美国养老,基本仰仗401k计划。401k计划是雇主和雇员同时存入的个人养老账户。西方国家崇尚独立,子女也没有赡养父母的概念。
中国
网络上很多键盘侠对养老体系颇多腹诽。中国真正社会统筹的养老金体系,不过短短三四十年。事实上,已属不易。然而,单从人口结构上看,日韩的今天很有可能是中国的明天。人口结构大概率是不可逆转的,居安思危是必要的。(中国当下的年龄结构类似于20年前的日本,都有25岁和50岁左右两个人口高峰。再过20年,最后一个高峰期的人口将会达到45-50岁)养老保障体系得以支撑,人口结构红利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投资收益。新加坡的淡马锡是一个很好的表率。过去15年,新加坡投资回报率是6.3%,而日韩只有3.2%,这导致到了16/17年,新加坡养老金的本地购买力是日韩的1.5-2倍。
养老,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是通胀。人社部公布的数据,养老金对退休前工资的替代率,从千禧年前后的71.9%下降至2015年的44.8%。稍稍计算便知,仅靠基本养老保险,以后将很难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准,所以个人养老账户(第三支柱)的概念频频被提到。
这就是为什么,证监会推出了养老目标基金。很多人说是“中国版IRA(个人退休账户)”,从产品设计上看,应该是主要推向75后、80后、甚至90后的。这一批养老目标基金都有锁定年限,或者一年、或者三年。因为投资期限越长,收益越稳定。人社部2017年统计的数据,企业年金运作满3年以上,整体年化收益率超过5%是大概率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