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真的不考虑未来吗
作者: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18-11-23
 
  美国的储蓄率一向都很低,因此曾经一度被认为只顾当下,不考虑未来。
  但事实是美国人不把自己的养老钱放在银行那里苦等贬值,而是通过股票、基金等资产配置让自己的财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不信?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2017年末,美国退休金资产规模合计约为28.2万亿美元。28.2万亿美元!如果按照现在6.83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来算,也就是192.6万亿人民币。(数据来自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同期我们中国的社保累计结存为4.39万亿元,即使加上企业年金1.28万亿元,总量也仅为5.68万亿。(数据来自人社局)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男默女泪的现实是:中国的人口要比美国多很多……
  可能大家就很好奇:为啥美国的退休金规模能有那么多?
  事实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退休金总额主要靠政府收取的社保来支撑,而美国更多靠的是企业年金计划(DC计划占绝对地位)和个人退休金计划(即IRA)。
  换而言之,我们靠的是政府一位大佬苦苦撑着,再怎么厉害也是有限的;而美国,是集合了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力量,规模自然也就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首先跟各位小伙伴科普一下,在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退休金计划中,每个人对于自己的退休金是用来做哪些投资是有自主权的,也就是说自己想投啥就投啥。
  前面说到,美国人是不喜欢把养老钱放在银行,那他们都把钱投到哪里了呢?
  答案是,共同基金是他们青睐的选择,其中又以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为主。
  Tips:
  目前我国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就是以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这两种形式向大家开放哦~
 
  美国人为什么选择这三家公司
 
  谈到美国的养老目标基金,那就不得不提美国养老基金的三巨头了:先锋、富达和普信。
  三家公司占据了养老目标基金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可以说真的是hin厉害了!
  为了挖掘三巨头成功背后的秘密,小管家跑到了三巨头的公司官网,将它们公司旗下的产品一一研究了个遍,企图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最后,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小管家得出了几个重大发现。在这里跟大伙儿分享一下~
 
  1、管理费用低廉
 
  三巨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管理费率均低于业内同类产品平均水平。
  拿老大先锋基金来举个例子,先锋基金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的总费率均低于0.15%,远远低于0.73%的行业平均水平。
  在先锋基金看来,没有人可以控制市场的表现,但投资者却可以选择投资的方式。而先锋基金所做的,就是帮助投资者最大程度地节省费用。
  先锋基金也的确做到了。
  凭借低廉费率这一独门竞争优势,先锋基金拿到了全美养老目标基金超过30%的市场份额,成为无人撼动的行业老大。
 
  2、均采用“内部人+内部基金”的模式
 
  前面提到,三巨头在管理费用上都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
  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它们均采用了“内部人+内部基金”的运营模式。
  “内部人”指的是养老目标基金是交由公司内部的基金经理来管理,“内部基金”指的是在选择要投资的子基金时,选用的是自己家公司的基金。
  这么一来,就可以避免收取两次管理费,降低了基金的成本,让投资者得到更多回报。
  所以说,三巨头崛起不是没有理由的,谁让它们家的产品线比别家的要丰富呢?
 
  3、基金回报可观
 
  三巨头的养老目标基金中,大部分都获得晨星综合评级4星以上的评价,业绩排名位于同类型产品的前1/3。
  而优秀的回报业绩是建立在强大的投研能力基础上的。
  以富达集团为例,富达非常重视对研究的投入以支持旗下基金的成长,善于发掘被低估或者股价落后于市场涨幅、但具有长期投资潜力的公司股票。
  强大的投研能力也帮助其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收益,其管理的养老目标基金回报也是杠杠的。
  投研能力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哦,那可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搭建,以及经历数次牛熊市的磨炼,才能练就出来的。
  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借鉴
  相信经过之前几篇推文的科普,大家或多或少也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了。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也被证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从养老基金三巨头的发家史来看,大伙在挑选养老目标基金的时候,如果出现选择困难症,可以参考以下因素:
  ①大公司;
  ②产品线完备;
  ③投研能力强;
  ④资产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相信这一份简单的指南可以帮助大家避开一些坑,让自己的养老钱能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哦~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