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老年卡?最该取消的是被卡住的老套思维
作者:   来源: 南方网  2018-11-26

  上班高峰时间段,车上老年人太多,车内拥挤不堪……近期,“取消老年公交卡”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许多赶早晚高峰的上班族,表示早上赶车已经不易,还要和爷爷奶奶们挤。对此,青岛市老龄办回应称,老年公交卡暂不取消,取消老年优惠政策违法。(11月25日澎湃新闻)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新性思维方式。但是现实中,总是有人的思维方式向后转,拿老套路来套新问题。老年人上下班乘公交车被认为主要是为买菜和锻炼,并非刚性时间的刚需,何必非得和青年人抢时间抢空间,因为免费乘车,所以他们不在乎,所以要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的权利。这种思维,既有违公序良俗原则,失去了对老人应有的情怀,又有违法律规定。
  从情怀来说,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早起早睡,早晨这个时段非要老年人憋在家里,不厚道。从法律来说,目前青岛施行的老年人乘车优待政策是按照《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七款规定:“六十五周岁以上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满六十五周岁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免费或者半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从根本上来说,对待老年人乘车问题,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来解决。老年人为何乘车去买菜锻炼?他们不怕折腾?当然不是,恰恰说明一些社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到位,或者缺乏菜品齐全,价廉物美的菜市场,或者缺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场地和器材,如果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谁还大老远的往外跑呢?
  其次是老年人不和儿女住在一起,他们可能早晚去儿女那里帮助接送孩子,这实际上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可能有些吐槽的年轻人就是受益者。既然我们还没有能力帮老人买一套房子在同一社区,又何必对人家老人上下班时段乘车有意见?即使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的优惠,也不见得老年人上下班乘车的时间就会改变,乘车的人就会减少。觉得免费乘车赚便宜的只是极少数人,和老年人的生活刚需比起来,现在的老年人还真不在乎那点车钱。
  所以说,要从老年人的需求侧来补上供给侧的短板,比如,增加车辆运营频次,甚至专门开通老年人早晚专班车。青岛第一条地铁线路的开通,就极大缓解了了南北交通拥挤状况。再比如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像北京社区的一刻钟服务圈,如果不是很特殊的事情,居民15分钟在社区走一圈就都办齐了。
  在今天,没有单独的受益者,也没有单独的受害者,即使老年人上下班不再乘车,由此带来的是青年人另外的损失。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共享思维,多赢思维,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改善调节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赢得全家乐。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