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家推健康乡村,健康乡村是与健康城市同时推出来的,通过对概念的解读,就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并且保证服务的质量。对此我们专门两次深入到怀柔区进行调查,一个是国家的试点单位,另一个是北京的试点单位。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农村如何更好地进行养老服务。
首先是六渡河村的养老模式:当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在村里吃饭都成问题。目前村委会招标成立了托老所,把老人都集中起来照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老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田仙峪村,工作机制模式是基于村委会成立农宅专用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就是让农民把闲置土地委托给它,现在这个村的闲置率达到80%。他们把这些房子拿来之后,以比较高的租金一次性付给农民,如果运转成功,农民还会有分红,同时把这些房子重新改造出租。另外还建了咖啡馆、采摘项目,还有旅游公司的入驻,就是休闲管理中心。
怀柔创新型农村公私合作养老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村财政紧张、宣传力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全、多样性不强等。而两种模式的不同的之处在于:对于鸿德慈托老所来说,除资金之外,还缺乏劳动力。而对于国奥乡居来说,问题在于收费过高,公益性和盈利性无法兼得。此外,还面临诸如农村老人跟城市老人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老人习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养老,观念以家庭为主等更深层次的观念问题。
对于未来农村公司合作的养老模式,我们有几个建议。
第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应该提高公益性,所以政府应该多支持。
第二就是配套设施的建设,老人也需要方方面面,包括精神方面的,医疗条件方面的,以及吃饭问题都要全面解决,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
第三是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如果太高端的适用性不强,中低端的则比较适合农村,高中低档都应兼顾。
第四是加强宣传力度。
第五是引进、培养并支持专业服务人员,这也能吸引当地农民去就业,扶持当地的经济。
第六是加强文化建设,转变老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