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区市加上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金收不抵支省份达14个,收支缺口达767亿元,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缺口为60.08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筹的养老金结余为24.83亿元。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二部年度养老金行业报告,它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整体状况和改革动态。
这份报告的发布,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养老问题的担忧。不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专家认为,居民不必过于担心,“由于自治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其他省份晚些,这在养老金积累方面相当于开了一扇时间窗。面对老龄化,自治区养老金压力要比其他省份小得多。”2011年,我国养老金的结余可支付月数是18.33个月,而自治区的可支付月数比全国还要高许多,可支付月数排在全国各省份前五名以内。
对于兵团养老金出现缺口问题,我国和新疆的社保专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兵团人员结构简单,职工占多数,而且大多已达退休年龄,老龄结构决定了其赡养率过高。2011年兵团职工养老金的缴费人数是84万人,而退休人员已达到55万人,赡养率高达65%。而我区去年年底的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已达213万人,退休人员只有70余万人,赡养率只有30%左右。
2012年8月29日,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自治区社保局局长杨勇说:“我区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集中在自治区级进行管理,对地市按比例分摊,一般保障6个月的支付,基金运行风险相对较小。随着新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区有信心应对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人口老龄化对基金形成的压力。”
1998年以前,全国多数省份养老基金都存在缺口,新疆也不例外。1998年以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支持,新疆每年都能得到国家的转移支付支持,即便在我区实现收支平衡后,国家的支持资金也没有减少。而且,每年我区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国家也会给予资金支持。
新疆社保专家认为,自治区养老金可持续支付压力虽小,但也存在潜在风险。按照部署,“十二五”末,我国养老保险将实现国家层面的统筹,这就意味各省的养老基金纳入“一盘棋”。为了实现整体的收支平衡,可能出现基金逆向流动——即由于自治区养老基金存在结余,结余基金会从经济欠发达、保障水平低的自治区流向经济发展快、保障水平高的省份。其实,自治区结余对于其他缺口省份等于“撒胡椒面”,作用不大,但对于自治区的可持续支付造成的风险却很大。
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基金存在的缺口,中亚区域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磊认为:“兵团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以前兵团是依靠国家政策引进人口,现在是市场经济,要靠发展经济、做强产业来吸引人,改变未富先老的趋势。”
(来源: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