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记者从渭南市老龄委获悉,最新出台的《渭南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政府将扶持用房自建的社会力量新办的养老机构,根据相关政策将给予每张床位300元、1000元和200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
渭南市老龄办主任张庆华介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从今年年初开始起草,经多次修改、讨论,于本月初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他称,十二五期间渭南将在中心城建设一所床位数在2000张以上的养老小区;每个县(市、区)建设两所床位数在300张的示范性养老机构,新增社会养老床位8600张;每个县(市、区)建设两所床位在200~300张的乡镇区域性敬老院,新增床位4800张。
明年起,对用房自建的社会力量新办的养老机构,且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按核实床位数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对新建的市级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2000元,对新建的县级民办养老机构补助1000元。对已收住老年人的民办养老机构,经统计后按实际占有床位,每年给予每张床位300元的运营补贴。
据了解,截至2010年年底,渭南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73.69万人,呈现出高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和空巢化比例高的特点。2020年预计将达到98万人。
目前,渭南全市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41所,涵盖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多种类型养老床位3900张,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将新增养老床位1.8万张,老年人床位拥有率将达到国家规定的3%以上的要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
(来源: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