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首家市属养老护理院启用,将采用护理机器人照料失能老人
作者:   来源: 金羊网  2018-12-27

  护理机器人对失能失智老人进行大小便护理、生命体征监护,对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进入院区管理边界的人脸识别和报警监护,与三甲医院联动线上会诊……26日,深圳市“重大民生工程”之一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以下简称“养护院”)宣告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养护院引入腾讯人工智能(AI)技术等团队,采用护理机器人对失能失智老人进行护理。
 
  根据老人能力轮候入住
 
  截至2018年11月,深圳实际居住的60岁以上长者超过120万人,其中户籍32万人。依据现有人口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趋势,预计到2020年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养护院位于南山区桃源街道龙苑路与龙珠七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800张。养护院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兴建,定位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优先托底保障全市户籍“三无”、优抚、低保、特殊困难、“失独”或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中重度失能老人群体,同时也向失能失智的户籍高龄长者开放。
  记者了解到,养护院与深圳其他公办养老院一样,采取轮候入住方式。根据《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试行)》,有需要的老人登录市民政局网站提交申请,并到指定机构进行身体评估。申请人将按评估分数高低进行轮候。这种不按申请时间先后而是按老人能力作为评估标准的做法,属全国首创。目前,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评估轮候平台已向全市老人开放养护院的入住申请。
 
  制订标准化服务流程
 
  与传统养老院相比,养护院增加了不少科技元素。该院引入腾讯人工智能(AI)技术等团队,护理机器人对失能失智老人实现“久病床前”大小便护理和无感式生命体征监护。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进入院区管理边界,机器人还将对其进行人脸识别和报警监护。机器人系统还将与三甲医院联动,组成线上会诊平台。
  对于老人的具体护理,养护院还制订了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养护院融合了民政部养老“国标”参与制订者、深圳市养老护理院院长陶凤军在哈尔滨安康社会福利院首创的1000多项养老服务标准化流程,以及中国香港、法国等的养老服务标准,形成失能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该院还引入“幸福老人计划”、文化大讲堂、临终关怀、生命教育、老年大学、第三方顾客满意评价机制等。
  此外,该院还承担深圳健康养老学院培训基地功能。这所学院由深圳市民政局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共建,将借鉴法、德、日、瑞等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探索“前校后院”“校院合一”“双元制”等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成为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养老学院。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