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相关部门发布了最新版的“老年人口信息白皮书”,该书显示,江苏省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2.51%按户籍人口),而65周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5.38%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的社会,在全国省份中位居首位,仅低于京沪两市,这也意味着现在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江苏省将会面临着极大的养老压力。
养老压力,是对这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的一个大考验,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最为关注的就是各项保障金是否能够按时足额发放的问题,像养老金啊!医疗保障啊!等等,这就与各地政府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有着密切的关系了,为此,我们很有必要来关注下各市的社保基金收支现状以及结余情况。
山野老王将以去年江苏省的各市数据为依托,来为大家来说明这个问题,看看你市的情况怎样,未来的各项保险基金的发放是否有好的保障,为了便于口径的统一,本文先以各市市级、市本级及市区的数据来予以解读。
作为省会的南京市,去年市本级社保基金的收入为846.8亿元,支出是757.4亿元,当年结余89.4亿元,如果仅按当年结余数来看,仅够维持一个多月的社保支出了,不过加上上年结转,其总结余为847.9亿元,还算比较充足的,即使没有任何收入(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也能够维持一年的运转。
那么作为全省经济引领级的苏锡常呢?苏州市2017年市级社保基金收入是184.09亿元,支出是172.86亿元,当年结余不到12个亿,仅能维持不到一月的社保支出,上年结转尚不可知。
无锡,去年的GDP首破万亿元,在社保基金的收入上是市区388亿元,支出为342.8亿元,当年结余45.2亿元,可以维持不到2个月的社保支出。
常州的情况是,市本级收入128.44亿元,支出为148.39亿元,滚存结余为77.56亿元,总结余勉强维持半年支出的样子。
其余的九个城市,其社保收支及滚存结余情况(括号内为滚存结余)分别是:徐州市市本级收入178.63亿元、支出163.24亿元(83.72亿元);南通市市级收入134.4亿元、支出121.9亿元(100.1亿元);连云港市市本级收入64.99亿元、支出64.41亿元(34.09亿元);淮安市市本级收入53.8亿元、支出50.7亿元(35.7亿元);盐城市市本级收入57.23亿元、支出45.29亿元(58.24亿元);扬州市市级收入118.93亿元、支出106.43亿元(149.04亿元);镇江市市本级收入84.35亿元、支出77.57亿元(当年结余6.78亿元);泰州市市本级收入37.39亿元、支出36.2亿元(41.22亿元);宿迁市市区收入43.87亿元、支出30.08亿元(70.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