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老龄办争创“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纪实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近年来,宜宾市老龄办围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立足在创工作品牌上下功夫,着力在为老办实事上做文章,砥砺奋进,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等3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宜宾老龄工作受到了国务院表彰。同时,市老龄办工作连续五年获得政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一、当好主角和配角,构建敬老新格局
  市老龄办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查研究、综合协调、政策创制及其实施推动上。在研究透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多个领域向党委、政府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可行性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推动政府出台政策举措,仅“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敬老优待服务工作的意见》等29个涉老文件。不仅如此,市老龄办还着力加大与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调力度,形成整体推动的合力。主动牵头与成员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把敬老养老助老纳入工作实绩考核范围的通知》等10多个文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开展了30余场全市性敬老助老活动。有力的政策举措和良好的敬老环境,为老年人谋好了福祉,维好了权益,全社会关心、关爱、帮扶老年人蔚然成风。
  二、突出特色和亮点,铸就敬老新品牌
  市老龄办把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和树立工作品牌有机结合,让老年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六个老有”。
  一是打造好老年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异彩纷呈的老年活动,走出了具有宜宾特色的敬老孝道长寿文化建设路子,成功打造了 “十大孝子”、“孝亲敬老之星”、“农村高龄特困老人献爱心”、“圆百岁老人一个梦”等品牌,用活动演绎关爱老人之情,用典型带动扶助老人之风。并编辑了《宜宾市“十大孝子”纪念特刊》等书籍,出版了全国首创的《百岁贺春》邮票和挂历,制作了“十大孝子”光碟、孝亲敬老歌MTV。
  二是打造好老年优待品牌。大力推行老年人普惠和特惠政策,在全省率先实行90至99岁老人全覆盖阶梯性享受政府高龄补贴金,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乘坐公交车,百岁老人月长寿补贴金400元,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60-85岁老人意外险。全市建有老年法律援助中心11个,老年维权协调组织775个,老年公寓、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223处,各类老年人活动设施1488个。
  三是打造好老年宣传品牌。大力构建强势老龄宣传局面,央视新闻联播3次报道了全市老龄工作,在全省率先开设《老年之音》广播节目和《宜宾老龄宣传网》,《宜宾日报》开辟老龄宣传专栏,手机报发送老龄宣传彩信,各级主流媒体发表老龄新闻稿件610多篇。
  四是打造好老年教育品牌。大力建设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市上在全省率先把福彩公益金用于老年教育和按老年人口总数每人0.6元的标准预算老年教育经费。全市建有15所老年大学、109所老年学校,推行了基层老年教育与和谐社区建设等五种整合资源的办学模式并在全省得以推广。
  三、构建载体和平台,拓宽敬老新渠道
市老龄办开拓思路,搭建载体和平台,倡导敬老助老风尚。
  (一)开展创建“省、市级敬老模范区县,市级敬老模范乡镇(街道)、单位”活动,以此为载体,凝聚合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为老办实事,实施了高龄补贴金提标扩面、老龄服务设施改扩建等系列举措,并在医疗救助、居家养老等工作中优先照顾高龄和贫困老年人。全市涌现出了20名“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和10个“全国敬老模范村(社)”, 8个省级和8个市级“敬老模范区县”,40个市级“敬老模范乡镇(街道)”,44个市级“敬老模范单位”。
  (二)在中学开展以法制宣传为主的敬老教育,在小学开展以爱老助老为主的感恩教育,以此为平台,组织在中小学开展了送敬老书籍进校园、设立校外敬老示范基地等20余场实践活动,有两所中小学被市政府命名表彰为全市敬老爱老助老示范校,实现了敬老美德教育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