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逐渐寒冷,昼夜温差加大,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因脏器功能减退,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更易发病,其中最需提防胃病、感冒、中风、心肌梗塞这四大疾病。
胃病
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医学专家新近公布的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叶酸和硒酵母均具有防止胃癌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及对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叶酸和硒酵母不仅在动物体内对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在人体内也同样有效。绿叶蔬菜、菌类、动物肝肾等都富含叶酸和硒元素,宜多食。
感冒
老人感冒是寒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说起来该症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据报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达36%。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服用维生素C究竟能否预防流感,关键在于人体内是否有足量的铜。铜离子可积聚在“流感”病毒表面,为维生素C提供攻击的“靶子”,从而置“流感”病毒于死地。富含铜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芝麻、豆类等。
中风
据资料报道,约70%中风患者多在冬季发病,故被专家称为“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为什么冬季好发生中风呢?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美国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每天进食一定量的菠菜和胡萝卜,可明显降低中风危险。其研究资料显示:每天吃1份菠菜的女士比1个月吃1份者的中风几率低了53%;每天吃1份胡萝卜者比不吃者低68%。这主要得益于胡萝卜素,它转化成维生素A后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保持脑血管通畅,从而防止中风。
心肌梗塞
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 ℃~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荷兰医学研究者认为,苹果、洋葱、茶叶可保护心脏,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剂。研究表明,饮食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苹果、洋葱和茶叶,凡坚持每天饮茶4杯以上的男子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可减少45%,吃苹果1个以上者则可减少一半。
(来源:今日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