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当前,广西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如何破解老龄化困局,重点构筑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广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找到了切入点——规范建设基层老年协会,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12月18日,全国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南宁举行。广西探索实践出的“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新模式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称其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新举措。参会的全国各省市老龄办负责人在实地参观了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那隆屯和碧髻村这两个老年协会后,更是赞叹我区在破解农村老龄化难题、努力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隆福村老年协会,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村里的老人们正在这里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自从该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后,这里就成了老人们的“乐园”。老年协会共设立了文化娱乐、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留守老人居家养老4个功能室,还从乡敬老院管理人员编制中安排一名家政管理员,全面负责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并组建4个志愿者服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了老年人“心灵互诉、乐事共享、家务互帮、困难互助”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如今,在广西广大农村,像隆福村一样建有老年协会的还有不少。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那隆屯第一任老年协会会长黄龙老人已经90岁了,可每天晚饭后他还要到老年协会里来“扎推”。他说喜欢这里的热闹,看着那些吹拉弹唱的、下棋打牌的、打球跳舞的老人,他就觉得不孤独,有时在解决些小纠纷上如果能说上话,他就觉得自己还有用,心里很满足。
目前广西每100人中,就有13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而这603.68万老年人口中,420万生活在农村。此外,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问题突出,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近150万。老龄工作任重道远,如何破解老龄化困局,尤其是重点构筑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我区找到了一条打造老人幸福之家的新路子——规范建设基层老年协会。
如今,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维护老年人权益、组织为老服务、老年互助等方面,基层老年协会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老年协会成为了农村老人的好帮手,被他们亲切地称为“温暖幸福之家”。
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是推动基层老年协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和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规模、大范围、大力度扶持。
今年3月,自治区政府将扶持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纳入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出台了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12至2015年,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9000万元,建设示范性村级老年协会3000个,并重点扶持边境县(市、区)和民族自治县的基层老年协会发展。自治区每年还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120多万元,为全区基层老年协会、敬老院、五保村赠阅老年读物。广西各市、县(区)也纷纷出台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扶持基层老年协会发展,通过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基层老年协会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自治区还降低门槛力促老年协会发展。按照社会团体管理要求,必须有3万元的注册资金才能在民政部门登记,以自治区现有老年人协会的财务状况很难跨越这道门槛。为此,登记机构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和管理机构自治区老龄委大胆创新基层老年协会登记管理新模式:将基层老年协会注册资金从3万元调整为2000元,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基层老年协会进行登记注册,纳入规范管理范围;对暂时达不到登记条件的基层老年协会,民政部门则进行备案,加强培育引导。同时,优化了基层老年协会登记、备案、年检手续,简化表格,提高登记管理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为基层老年协会提供方便。
目前,自治区全面完成了基层老年协会登记备案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已登记备案基层老年协会共1.1万个,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2133个,城乡建会率分别达到80%和68%。
最近,宁明县爱店镇那党村老年协会、寨安乡立门村老年协会等边境协会,成立“老年爱国护界巡查”小组,每月不定期巡查国界,查看界碑、界树等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如今,在自治区很多村子里,禁毒禁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不少具体的基层工作都是通过老年协会来组织实施的。老年协会组织老人奉献余热,老有所为,成为村两委的好助手、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和服务社会的窗口。
老年协会作用能否发挥好,创新管理是关键。为此,我区制定了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八项标准,建立了检查验收制度和动态激励机制。每年由各级老龄办、民政部门对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的,由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自治区民间组织管理局授予“自治区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牌匾,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符合规范化要求的取消称号。
各市、县(区)、乡镇纷纷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各方资源,通过承包山林鱼塘、管理农贸市场、出租餐具桌椅和开展有偿演出等方式破解资金、场地等发展瓶颈问题,完善基层老年协会自我造血功能,出现了一批“立得起、站得住、推得开”的先进典型。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