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你的名字不叫“权健”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9-01-23

  银发经济的盛行,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其实并不止于一手挥小旗,一手举着喇叭的“夕阳旅游团”,也不止于逐步升温的保健品消费,更不止于收费高昂,床位稀缺的私立养老院,银发经济对于整个经济层面的影响,是广泛而全面的。
  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提前,是近期被热议的话题,而中国的生育政策,伴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不断地随着改变。
  从1949年到1977年,经历了从严控到逐渐宽松、最后体现为“晚稀少”的阶段。
  在1949到1953年期间,严格限定了节育的开展,包括节育药具销售报备、限定人工流产条件等,而在1953到1977年期间,则放宽了此前对于节育的限制,并且开始鼓励生育,而自1962年起,节育再次兴起,并在1971年,《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被批转,“晚稀少”开始被提倡,即:晚婚晚育,拉长生育间隔,只生两个孩子。而到了1979年起,“一胎化”方案开始被提出,逐步转成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自2014年起,则是计划生育的逐渐放松阶段,经历了由“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过度。
  根据Choice数据,2017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3.90亿,人口增速为0.532%,而事实上,自1987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缓步下降,而在2014年,计划生育逐步放宽后,自然增长率在2016年时达到了0.586%,2017年的自然增长率又开始下降。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否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人口红利的逐渐衰退,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但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银发经济”的概念也越发火热,主打舒适休闲、高性价比的“夕阳团”越发盛行,并且随着如今家庭规模一改往期的几代同堂,家庭逐渐趋于小型化,养老需求不断增加,高档养老院的收费节节攀升,一床难求,医疗产业慢性病医治、保健品需求也逐渐增高。
  在一片夕阳红里,朝阳产业开始孕育。
  家庭的小规模化,也意味着空巢、独居老人数量的上升。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
  这就意味着,养老不仅是产业和商机,同样需要社会的全面关注以及政策的不断扶持。如何解决养老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公立养老院如何能满足更多收入平常的老人的需求,如何推进社区养老,提高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的数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且,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该是仅仅冠以养老的噱头,高端养老社区的盈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以养老为名却成了部分房产企业的曲线拿地模式。在探索养老概念的过程中,这一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圈地”需要谨防。
  同时,社会上也有更多正在推行的好的养老商业概念,包括房企保险医疗的携手互动,形成“老年公寓+护理院”的医养结合模式,或是贯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理念,在养老社区配建以康复和老年病为特色的医院,又或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PPP项目模式养老等。
  养老产业的版图不断延展,多个行业的结合才会进一步放大养老功效。
  此外,老年人的金融风险偏好程度较低,保守稳健的理财产品更会受到关注。而老年人积累了一定的资源财富,他们拥有投资理财的需求,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产品的结构,而老年人比起收益,对于损失更为敏感,保本型理财的需求始终高涨。
  同时,老年人也存在着他们的消费升级,包括抗衰老类的护肤品、主打休闲的度假村,并且越来越多的老人也开始网购下单,具有舒缓疲惫作用的保健枕、能够养生的足浴盆、血压仪、颈椎仪、按摩椅等保健类器材的需求也不断升级。
  但这也给一些商家造成了可趁之机,权健就是其中发展畸形的怪物之一。
  权健的火疗加盟地遍布各地,创始人将自己包装成“当代华佗”,针对老年人对于所谓“自然医学”的崇拜与神秘感,不断野蛮生长,大的发展成了权健,但还有众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保健品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却利用“听讲座送鸡蛋”、“听讲座送面粉”等营销手段,目标瞄准老年人,在小区内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块保健品的市场,该如何规范整顿,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警惕性,避免被这些蝇头小利所吸引,从而奉上了多年的存款,始终是重要的话题。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