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已于1997年先于国家两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1年底,哈尔滨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94万,2015年预计达到187万人以上,约占人口总数的17.3%。严峻的养老问题已是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居家养老作为90%老人的首选养老方式,应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日程。
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偏低,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短缺,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建议:
制定完善可行的政策和规划,让更多老人得实惠。政府应依据国家现行居家养老相关政策和哈尔滨市实际情况,对失能老人、低保户、孤寡独居、高龄特别是失独老人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依据不同情况确定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哈尔滨市居家养老工作实际,制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和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真正做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充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政府为主导,多措并举破解居家养老资金难题。应依据地方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对居家养老服务业投入的力度,并按一定比例提取老龄事业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集中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要大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制定鼓励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动员、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向居家养老产业投资或提供捐助;福利彩票收益分配应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适度倾斜。 加强居家养老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政府应协调在哈中专、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增设养老家政、养老护理专业的培训课程,为地方培养适合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养老家政、养老专业护理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哈尔滨市在现有基础上,应建立健全以民政部门为主导,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基础,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加大居家养老服务站专业化建设,根据养老规模大小增加经费投入,配备专业服务人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服务项目及活动。
兴建特色居家养老专业社区,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政府相关部门应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建立统一完善的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在内的养老服务专业社区。
(来源: 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