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亟待解决,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庆阳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加强领导。庆阳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秦华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建宇、市民政局局长赵明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庆阳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工作要求,形成了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民政局部门深入研究和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的新趋势,研究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制定政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庆阳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促进社会福利由传统补缺向适度普惠转型发展。
二、科学规划。庆阳市通过实地调研,科学研判,结合全市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出了适应本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建7个社会福利中心(社会福利院),6个城市老年公寓,10个农村敬老院,650个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增加床位26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25张以上,基本满足全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三、政策支持。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以福利彩票公益金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投入机制,从2013年开始,每年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县区级财政安排各500万元,设立财政专项基金,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强部门政策支持。市政府要求,发改、规划、国土、财政、卫生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制定出台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三是加快专业人才培养。通过适当补贴,鼓励和吸引护理类、医药卫生类高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就业,提高人员工资水平和社保待遇,协调完善人员职称、护理资质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等方式,提供人才保障。不断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加快培养出养老服务管理、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发展。
(来源:中共庆阳市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