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每年新增4万老人 鼓励民办养老院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中,不少委员的提案与“养老”问题相关,市政协委员王建林即提出“关于大力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建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南京养老机构概况,表示将继续建设养老机构。

  政协委员:发展民办养老院 竞争促进优质服务

  王建林说,自己家里也有老人,由兄弟姐妹同时照顾。随着老人日趋高龄,他感觉负担越来越重:“不是钱的问题,精力实在跟不上,也缺乏照顾老人的专业知识。如果在养老院,可以有专人陪老人聊天、组织老人们开展活动,指导老人的饮食和锻炼。”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养老问题引人关注。“年轻人工作忙、压力大,同时要照顾小孩,忙不过来。还有许多‘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王建林认为这种情况下,机构养老是必然选择。

  “据我所知,我市现有的养老院招工缺口达一千多人,导致养老院虽有床位,但老人无法入住。再加上公办的养老院服务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应引进私营企业开办养老院。”王建林希望通过市场化竞争促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

  民政局: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2011年底南京市共有老人111.16万人。除去大学生、部队军人,南京市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20%,每年新增约4万名老人。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周新华认为,政协委员提出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议与市政府政策不谋而合。2006年,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动员社会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把财政对养老的直接投入,转变为财政投入部分资金来调动民间资本,具有多个投资主体,养老服务建设见效快、效果好”。目前,南京市的养老机构约有280所,其中40%是公办机构,60%为民办机构。

  2012年底,南京市养老机构总床位达3.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超过30张,提前达到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要求。周新华表示,为进一步满足养老需求,“我们规划2015年达到每千名老人40张床位,建设多样化、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提高质量,完善结构”。

  尽快提高护理员待遇

  同时,周新华说由于养老护理员待遇低、工作辛苦,“招工缺口”问题确实存在,养老院虽能正常使用,但养老服务质量受影响。“我们通过不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由养老院二次分配,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


(来源: 龙虎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