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五个老有”目标的实现,日前区民政局率先在全市发起成立的“海淀区养老服务管理协会”正式挂牌。“养老服务管理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区养老服务行业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组织,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对我区养老服务行业加强自律、促进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大多数家庭是“四二一”结构,即“四位老人、一对中年夫妇、一个独生子女”,纯老年人家庭逐年增多。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约40.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7.7%。其中,65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约30.7万人,8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约7.4万人,约占户籍老年人总数的18.3%;在老年人口中,空巢、孤寡、残疾等特殊老年人有6万人以上,已经呈现了“社会老龄化、家庭空巢化”的发展态势。在此形势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养老服务需求已经呈现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对老人的赡养、照料已经成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沉重负担。
“海淀区养老服务管理协会”是一个群众性组织,三个月来,协会筹备组认真分析研究了我区养老服务领域的现状,多次召开预备会、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养老服务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具有海淀特色的“协会章程”和“收费管理办法”。协会将积极开展调研咨询、信息交流、人员培训、行业评比、行规行约、行业自律、服务管理、勾通协调等各项活动,大力推进我区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促进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协会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助奖励,执行行业准入和服务标准,培育扶持社会养老服务力量,促进海淀社会养老服务行业整体建设。同时,吸纳社会资源和民办机构,探索并不断完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和项目衔接,使得老年人能够根据需要获得‘全面、方便、及时、连续’的养老服务。”
今后,“海淀区养老服务协会”将协助政府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服务意识、较强竞争能力的养老服务行业和龙头企业,并接受政府委托对其进行质量监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民办企业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打造公立、民营、私立“三足鼎立”的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共同促进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制定监管措施,接受政府委托,对养老服务项目和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服务和产品质量安全、有效。
(来源: 海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