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养老”仍是热点。据统计,“养老”一词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15次。国家领导人在报告中提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报告还提出,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
截至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随着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慢病为主,多病共存的特征,对慢病管理、照料服务、长期看护的需求不断增长。居家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其医疗与养老需求,越来越多老年人愿意选择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更好地“养老”,从2018年开始,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特别提出,泰康要发动一场养老革命,让养老社区这种现代、优雅的退休生活方式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对于这场“养老革命”的方式,3月23日,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健投首席执行官刘挺军进一步解释称,养老革命的深层次,就是在生活方式的变革基础之上,不断地去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得起燕园、申园这样的养老社区。
养老生活方式革命 2018年6月28日,在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发布会上,陈东升表示,泰康要在中国推动一场养老革命,改变中国人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并不断通过创新提升效率,使高品质医养服务辐射向更广泛的人群。
对于如何发动这场养老革命,3月23日,刘挺军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刘挺军称,首先要改变中国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学会享受健康、优雅的老年生活,更深层意义则是在生活方式的变革基础之上,不断的去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得到燕园、申园这样的养老社区。
在刘挺军看来,这个工作实际上是从几个角度来推行,如将房间面积最优化。泰康鼓励老人更积极的去参与社交,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实际上也是精神上的康复和慢病管理。将房间面积最优化,让老人花在房子上的钱少一些,多腾出钱在医疗、娱乐、社交上。
据了解,泰康养老社区极其注重满足老人精神需求,提倡文化养老,活力养老。硬件上,社区配有游泳池、健身器械、教室、活动室等设施;在社区有乐泰学院,开设各类精品课程,举办各种兴趣俱乐部,老人们自由参与。目前,全国四个已运营的社区共开设139门课程,拥有居民俱乐部72个。
此外,每年130多个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含双休日),譬如重阳节、母亲节、春节等,社区都会举行各种主题文艺活动,日常还有美食节、生日会、化妆舞会、趣味运动会等,老人们结交朋友,学习知识,每天充实而快乐,尽享老年迪士尼般的生活。
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内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的积累和优化,让社区从经验式的管理,到更加专业化、体系化、标准化的运作,通过这样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人工配比,同时不断的通过技术的创新革命来降低成本。
医养模式创新 目前机构养老的规模越来越大,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养老机构也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左右,而且很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自成系统,相互独立,不仅增加老年人就医成本,加剧就医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紧张、浪费。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医养结合”,将医疗资源和养老保障相结合。
据了解,泰康在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刘挺军介绍说,泰康推行的医养结合模式,是在养老社区里配建一个以包括老年全科在内的老年病康复为特色的二级医院。
据了解,这种老年病康复为特色的二级医院不是单纯的康复医院,泰康在此也做了创新。
例如养老社区,即使不住院,泰康仍将为老人提供这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为每位社区老人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根据老人的情况提出包括营养、运动、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慢病干预措施。为此,泰康还组合一个为老人服务的多学科团队:医生、营养师、护理师、康复治疗师、管家、社工。
其次,泰康将按人头付费这种模式引入到养老社区里来,泰康独立生活区的老人不住院的时候,医院也会定期前往居民家里探访。
再者,泰康也重视运用非药物治疗的这些方法,比如说在运动的过程中,在文化娱乐的过程中间,能够帮助老人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精神状况。
刘挺军介绍说,泰康的养老社区经过十年的探索,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全国布局15个城市,开业4家,北上广、成都,今年泰康会进一步的开放苏州的吴园和武汉的楚园。
刘挺军进一步总结说,泰康推行的医养结合模式,不仅是简单地在养老社区里面设置一家康复医院,而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对老人进行综合照护,在多学科团队的统一协调之下,把慢病管理、康养主动地输出到养老社区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目前,泰康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的养老社区及社区内配建的专业康复医院已投入使用,并且均已获得医保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