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   来源: 百家号  2019-04-23

  ()坚持多远发展,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老年人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不同情况,积极建立以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各种途径推进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一是以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重点,加强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设一批布局相对合理、设施比较完善的县区中心敬老院、区域敬老院、乡镇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光荣院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城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年人和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养老服务。二是大力促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积极应对社会养老的旺盛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一批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康复的老年公寓、托老所和养老院,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等代养服务设施,提供有偿代养服务,为那些难尽供养之责的子女们代行养老。三是利用地方资源,加强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建设批档次较高、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吸引异地老年人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康复和“候鸟”式养老。

 

  ()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据有关资料分析,老年人口数量在今后60年间会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独居老人数量将越来越多,老年人长期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各地县委、政府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目前,养老事业发展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养老问题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各地也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问题,结合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相继建成了一批养老服务机构。作为一些欠发达地区,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抓住国家加快民生事业投入的有利机遇,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探索出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以造福广大老年群体。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工作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典型引导和重点示范与全力推进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体制。各级发改、财政、组织人事、老干部门,尤其是老龄委和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职能,做好规划部署,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举地方之力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健全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养老服务业是一项带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微利性的产业。因此,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显得尤为必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信贷支持、税收优惠和市场监管等。要建立发展养老服务业正常经费投入机制,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各级发改、国土、财政、民政市政、工商、税务、卫生等职能部门要在土地划拨、信贷政策税收减免、争取捐赠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和支持帮助。市、县、区发行的福利彩票公益金要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机构要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根据当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确定适当的收费标准使广大老年人能够住得起、留得下养得好。

 

  ()完善发展规划,健全服务体系

 

  要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准入制度。围绕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加强以社区为重点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敬老院为重点的农村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以代养型老年公寓为重点的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以康复院疗养院为重点的休闲疗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突出发展重点,推进居家养老

 

  据调查,目前居家养老是最符合大部分地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为广大城乡老年人所接受的养老方式。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今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依托城乡社区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老年人个人信息和居家养老需求信息库,设立阅览室、健身房、日托室、聊天室、电教室、棋牌室、餐厅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组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饭、保清、购物、聊天、护理及心理咨询等服务。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把社区老年人协会中那些低龄健康的老年人组织起来,与社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上门理发、生活照料、精神陪护、纠纷调处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服务能力。

 

  ()转变养老观念,繁荣老龄产业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扩

大。要根据老年人的消费水平,适时出台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老龄产业发展。要引导老年用品生产企业认真搞好市场调研,揽清老年人口规模、结构收人水平、特殊消费需求及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研制开发适合老年人需要的食品、药品、保健品、辅助设备以及服饰护肤品等生活日用品,满足广大老年人的营养膳食、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需求。要引导老年人树立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增强老年人的消费防范意识,促进老龄产业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要摒弃“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善于开展包装宣传和推介活动,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广大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规范行业标准,提升服务水平

 

  要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评估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设施环境、服务质量、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检查和指导,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及管理规范化。要把养老服务教育培训融入社会大教育之中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对居家养老和护理院服务人员开展家政服务、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技能培训。要认真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加强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逐步推行专业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合理的薪资增长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地位,使养老服务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