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老产业化进程加速,规模化、规范化基础上的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在国际局势不甚稳定大环境下,鼓励支持与风险防范成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上市公司谨慎布局,协同发展,各类金融手段稳健发力,为养老产业金融带来发展新方向。本课题包含五部分内容: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与风险防范并重;产业发展—金融助力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企业动作—谨慎布局,协同发展;养老产业金融工具持续发力;养老产业金融趋势判断。
养老产业金融是养老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为养老相关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金融活动。2017年随着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金融欣欣向荣:一方面政府政策性手段不断,从PPP、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到养老产业专项债,以政府公信力为基础,号召社会资本大力投身养老产业;另一方面,养老产业金融市场活跃度加强,产业内并购兴起,涉足养老产业的创业板、新三板公司不断涌现,整个养老产业金融市场呈蓬勃发展趋势。2018年,金融兼顾趋严,在强监管下养老产业金融将迎来新的春天。
截止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同时,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正以每年新增1000万人的速度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将达14%,整体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人口的深度老龄化是养老产业的产业化进程由初期步入成熟期的必要因素。
从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起,经过近5年的发展,养老产业从萌芽阶段逐步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阶段。产业内成熟优质的企业和机构渐增,产业盈利增长回归正常值,社会资本逐步涌入,符合时代发展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这都意味着养老产业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向产业成长期迈进。下面,将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市场情况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阶段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明确养老产业金融的产业发展环境。
(一)我国养老产业处于规模化发展初期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和日本,多在80年代之前边进入了产业化初期阶段,目前已经迈入产业成熟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及保险支付机制的前行与完善,也助推了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大批上市公司的涌现,多个国家的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具备了20年以上的发展历程。
图1世界各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及产业成熟度对比图
资料来源: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反观我国目前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阶段,整体仍然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初期阶段。2017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医保的全国联网,养老的长期护理险已在15个城市进行试点,医养支付体系框架的关键点逐渐成型。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且将基本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策框架。同时,我国60后将步入老年,50后婴儿潮群体将步入刚需,需求端的消费数量及消费意愿小高峰将会出现。
在2020年以前,随着老龄化程度、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的逐年提高,消费力将进一步释放,加之健康养老产业先行者在养老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上的摸索与逐渐清晰化,我国将逐渐走上养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二)市场涌现出连锁化、规模化发展企业
连锁化和规模化是2017年养老产业关键词,企业以单店为基础进行连锁化经营并逐步进行跨区域连锁的探索,为今后实现全国性布局奠定基础。目前来看,跨区域连锁更加考验养老服务企业的扩张与复制能力,对企业自身能力与资源获取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对区域选择也有较高的标准。
企业在单一城市的单点机构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覆盖更多的老年群体,因此现阶段企业一般先在单个城市进行连锁化布局,探索出成熟的连锁化商业模式之后,再进行城市扩张。在大规模连锁化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难以长期大量依靠自有资金,这就给资本方带来机遇。企业的规模化初期是金融机构进入的最佳时机,在企业探索出成熟商业模式之后,快速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机构并购整合、品牌植入和模式推广,形成区域化甚至全国化布局之后,资本通过企业上市形成退出通道,获得资本溢价。
(三)总结
产融互动是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一直坚持的观点,金融是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撬动点和加速器,通过与国际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化进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养老产业现阶段处于规模化发展前期,是产业爆发黎明前时点。同时我国养老服务市场上已经出现规模化的企业,2020年之前正是资本进入的最优时点,养老产业的窗口期就在近三年。选择一家优质的企业,通过社会资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最终企业上市实现资本退出。未来,随着养老产业化进行的不断加速,我国资本市场上将不断出现以养老业务为主营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深化产融互动,真正实现金融对实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