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乌鲁木齐市碱泉三街,康乐老年公寓,80岁的王凤英坐在轮椅上,和其他几位老人正在吃午饭。大厅的另一边,养老院院长兼护工单丽新给半身不遂的一位老人喂汤面条。突然一股恶臭弥漫开来,王凤英急忙捂鼻。“又拉了?还有几口,来,赶紧吃了,我再给你收拾。”对于老人失禁的情况,单丽新已经习以为常。
康乐老年公寓没有公办养老机构的优越环境,老年公寓开办7年多,入住的老人只有36个,大部分是半身不遂和患老年痴呆的老人。在首府32家养老机构中,除1家公办、4家公办民营养老院外,其余都是民营养老机构,约2300张床位,康乐老年公寓就是勉强维持的民营老年公寓之一。
对于首府32.77万老年人口,没有人怀疑这个数字背后的巨大市场潜力。在公办养老机构面对逐渐庞大的老人群体而不堪重负时,作为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民办养老院本该迎来发展良机。然而现实却是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入不敷出”。
康乐老年公寓有60多张床位,老人的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入住率长年不足50%。对于民营老年公寓来说,入住率和利润息息相关,由于微薄的利润,单丽新曾几次想放弃经营,但放心不下公寓的老人,只有勉强维持。
2012年底,康乐老年公寓在年检时又没有合格,这已经是第二次不合格了,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消防不达标。单丽新坦言:“我们的环境不好,收费也比较便宜,只能收一些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老人,这样一来利润微薄,就没有资金改善环境。”
老年公寓的宿舍是四人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床和柜子,不少老人静静地坐在床头或躺在床上。二楼住着半身不遂和全身瘫痪的老人。
王凤英从康乐老年公寓开办就住了进来。因为中风偏瘫,下半身毫无知觉。她每月交1000元左右的费用。“家庭条件不好,每月退休工资只有1000多块,这里收费低,就住进来了。”王凤英说,她刚来时养老院只有5个老人,虽然近几年人多了,但因为很多人嫌这里环境不好,走的也多。
尽管老年公寓不允许冬天烧煤,但单丽新没办法。“一罐煤气90块,只能用一两天,一个冬天就是上万元,根本烧不起。”让单丽新倍感压力的还有房租问题。她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由于硬件设施不好,老人的收费标准平均为每月900元-1000元,每月有3万元左右进账。但碱泉三街位于中心城区附近,每月的房租为1万元左右,5名工作人员的工资1万元,水电费1500元左右,取暖费600元左右,老人的吃喝每月至少6000元,加起来每月花销得2.8万元。“这是理想状况,事实上随着老人的流动,大部分时候只能维持收支平衡,有时甚至会赔钱。”单丽新说。
资金不足,无法改善硬件设施,导致入住率低,这是恶性循环。如今,康乐老年公寓只能勉强维持。单丽新说,毕竟坚持了那么久,放弃也需要勇气。
公办养老机构拒绝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导致这部分老人只能进入民营养老机构,增加了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风险。
在夕阳红托老站住着许多失能老人。该托老站站长江先民说:“高难度的护理也意味着高风险,立法缺失,保险不到位,我们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夕阳红托老站位于东泉路附近,是栋2层小楼。托老站的宿舍里,70岁的李大爷坐在床头,大声地嚷嚷着没吃午饭,但这时距午饭过去还不到3个小时。“经常这样,有时候把早上当晚上。”江先民无奈地笑着说,“大爷患老年痴呆症,平日里吵闹是家常便饭。”
江先民于2010年开办夕阳红托老站,当时是看中了老年公寓的巨大潜力。因为市区内很难找到适合的地方,房租又贵,江先民选择了郊区。开办第一年,夕阳红托老站只有2位老人,平均每月倒贴9000元。地理位置偏远影响了托老站的发展,这让自身硬件条件不太好的托老站陷入困境。自理老人1000元,半自理老人1200元,无自理能力的老人1500元。如今,托老站住着20多位老人,其中至少有10人是半自理和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还有患有老年痴呆、间歇性精神不正常的老人,这使江先民不得不长期锁上大门,防止老人在他不注意时跑出去。
江先民说,2011年冬天,一位70岁的患老年痴呆的老人偷溜了出去,江先民在市区找了一整天。“当时我特别害怕,要是出点事,没办法给家属交代。”江先民说,最后在几公里外的卡子湾附近找到老人。“失能老人入住加大了养老机构的风险,稍不注意就会引来家属的过激行为,很多民营养老院出过一次事后只能关门”。
期待政策惠及民营养老机构
根据国家《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申办民营养老机构的个人除了免征营业税外,通过民政局审批登记后,还可享受床位补贴和一次性建筑补贴。但据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反映,优惠政策离他们很遥远。
江先民说,优惠政策规定,民营养老院可享受每张床每天1.44元的补助,但自托老站开办以来,他们从没拿到过补贴。
“民营养老院主要靠自身发展,政府只能起到引导和扶持作用,政府对于民营养老机构的补贴资金也有限。”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2012年,乌市除了歇业和检查不合格的养老院外,有22家养老院获得120万元拨款。”
在2009年发布的《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机构政策资助实施细则》规定,入住率满80%、入住老人及亲属满意率达95%以上、年检合格的民营养老机构可以申请政府补贴。但记者走访多家民营养老机构发现,大部分无法达到要求。“好公寓需要大投入,但成本高收费就高,这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这种适合低端养老的民营养老院很难获得补贴。”单丽新说,希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在今年的乌市两会上,九三学社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应培育民间组织推动养老服务走向社会化,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不同需求。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培育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将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