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作者: 朱波  来源: 山西日报  2019-06-18


  养老保险制度是关系居民收入、老年生活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我国自1997年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参保人数逐年递增,制度日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0年的25707.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0293.3万人,年均增长6.6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0年的10276.8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51255万人,年均增长25.8%。我国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形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具备养老金充足、参与者支付得起、财务状况可持续、经受得起宏观经济冲击和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五个特征。其中,维持养老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除了追求财务收支平衡外,还应综合考虑其保险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具体可采取以下六个措施:

  合理计算养老保险制度参数,增强制度普适性。养老保险制度参数,主要包括养老金贡献率(缴费率)、替代率和退休年龄等。其中,养老金贡献率指参保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与工资收入的比率;养老金替代率指参保离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由于社会福利水平一般具有刚性特征,很少采用降低养老金替代率措施。当前,适当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年龄,在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还能减轻社保基金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因此,确定合理的养老金贡献率和退休年龄最为关键,不能简单采用商业寿险精算模型,而应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众多因素综合研判。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制度覆盖面。在国家重视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如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当前,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为了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制度要从传统意义上针对正规就业人员的单向思维,向针对灵活就业人员与正规就业人员的双向思维转变。因此,社保机构应以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等为发展重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尽快实现全国统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目前仅实现了基金省级统筹。各省份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使得地区间养老保险制度非均衡发展,养老金盈余差异无法在地区间横向调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后,基础养老金将由中央统一调剂,合理均衡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基本养老保险互济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必将极大提升。

  推动企业年金发展,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世界银行认为任何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都不能确保养老保障的功能作用达到最优,并提出包括公共养老金、强制性养老金和自愿性养老金在内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企业年金和职工年金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数量还相对较少,地方政府应鼓励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设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

  创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制,实现保值增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监管工作,继续提升基金管理和运营的市场化水平。”国务院20158月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我国养老金正式开启入市投资的进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3155.19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占29.62%,委托投资资产70.38%,投资收益率达5.23%(数据来源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7年度)》),远高于通货膨胀率。可见,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进一步保值增值,就必须适度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规模和范围。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职工参保意识。对于参保职工来说,养老保险具备养老保障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和强制储蓄功能等,但人们关注的往往仅局限于养老保障功能。我国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8%,替代率约为45%,远低于目标替代率(60%)。高缴费率、低替代率的养老保险运行现状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但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的参保热情。因此,社保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突出养老保险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多渠道、多形式将养老保险相关知识传递给参保职工或潜在参保对象,进而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