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市在庐阳区率先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实现“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弥补老城区养老用房用地紧张,难以建造大型机构的短板。
社区“嵌入式”养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街道整合场地、社区补充服务、社会力量运营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既壮大社区养老工作队伍,又为社区和居民家庭带来专业养老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社区老人可就近短暂或长期入住“家门口”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人员也可上门为老人提供“全天候”护理照料,从而使得机构服务家庭化、家庭照护专业化。
养老服务中心拓展先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文体活动空间,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社区老人和周边老人参与健身娱乐活动或享受护理、日托、用餐等服务,打通老人们“养老圈”和“生活圈”。
此外,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人群以居家老人为主,为老人提供“一碗汤距离”的养老服务。子女临时有事去外地,可将老人送到中心安顿,享受“喘息”托养服务。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打破“医、养”分割局面,与定点医院签订“医养结合”合作协议,服务中心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由合作医院为中心提供老人伤口护理、康复理疗、营养评估等对口支援,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用纳入本市医保范围,入住服务中心老人还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住院治疗手续。若引入的社会养老机构自身具有医疗、护理资质,还可将护理床位直接投放到老人家中,在老人术后康复、大病出院时起到托底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嵌入式养老”微机构12个,在建项目10个,储备项目10个,其中庐阳区已有5家“嵌入式”养老机构在运营,在建2家,还有多家在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