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立老年人入住全市养老机构的登记、推荐、预约系统,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养老机构轮候机制
作者:   来源: 上观新闻  2019-07-08


  近日,市民政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瞄准民生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调研,突破瓶颈,推动解决。

  市民政局昨天连续召开两场调研会,应邀参会者全部是各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一线干部、养老服务机构的基层骨干,不少还来自养老服务的民办企业和社会组织。调研主题:如何推进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在全市范围的统筹?怎样完善养老机构床位的轮候制度?

  上海作为老龄化程度高达34.4%、户籍老年人口超过503万的特大型城市,养老服务资源的不足一直是民生领域的一大问题。历经5年努力,上海建成700多家养老机构、近15万张养老床位、155家长者照护之家、641家托老所、815家助餐服务点、近20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一些资源短板补上。但是,如何让养老政策、养老资源和老百姓的需求更有效地对接,又成了市民政部门的新目标。近日,市民政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瞄准民生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调研,突破瓶颈,推动解决。

  在昨天的两场调研上,与会者提出,中心城区部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郊区养老床位空置的现象依然并存,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解决结构性矛盾入手。部分老年人有意愿跨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空余床位,却面临户籍所在区“养老补贴”可否转移、如何转移等诸多问题,政策瓶颈需有效突破。另外,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登记轮候床位,如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仍需强化制度建设……

  市民政局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充分利用社区养老顾问的智力资源和“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等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尽快建立老年人入住全市养老机构的登记、推荐、预约系统,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让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养老服务信息、服务资源更好、更及时地衔接、匹配有需要的老年人。另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养老机构轮候机制,促进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进一步明晰政策、突破障碍,消除老年人跨区域入住养老院的政策难题。后续,本市将在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上开发相应程序,方便老年人及家属申请及获取机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获取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精准,从“问不到”到“找得到”,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