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退休养老:待遇千差万别
作者:   来源: 羊城晚报  2019-07-09


  62岁的刘庚元捧着一纸诉状,连日来在深圳市社保局宝安分局西乡管理站、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原来的公司几处奔走。这个湖南老汉没有像他那些“安分守己”的老乡那样,在老家领着100元的养老金,耕田、弄孙,而是一直在为自己能在深圳补缴养老保险的事情扑腾。

  “我1997年就在深圳打工了,但就想不通,我怎么就不能在深圳退休?”拼着一口气,他一个人在深圳住着出租屋,平日靠跑摩的维持生计,睁眼闭眼都是办退休的事。

  像他这样有意识在深圳申请退休的第一代农民工,屈指可数。而像他这么能“折腾”、打了几年官司、一审还胜诉的第一代农民工更是凤毛麟角。

  羊城晚报记者从2015年起即跟踪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养老问题。20175月,在全国率先报道了第一代农民工通过补缴180个月(15)养老保险、得以在深圳领取“职工退休证”退休的个案,当时引起了央视、《工人日报》等多家央媒及公众的关注。

  事隔两年,记者获悉,愈来愈多的第一代农民工通过补缴、诉讼、行政复议等多种手段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在自己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领得退休金。然而,相关法律法规还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对外来工社保补缴等问题的处理上,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存在政策差异,也导致农民工退休待遇千差万别。

  连日来,记者在广州、深圳采访了多宗个案,也与法律界人士、劳动部门人士深度座谈。就在第一批农民工顺利退休的同时,花甲之年的刘庚元们、十几岁就来鹏城打工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制衣厂女工方思群们,还在为得到那本薄薄的“退休证”而努力。他们为广东贡献了自己最好的年华,今天的他们,希望以“退休职工”的身份,让自己成为城市的文明印记……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