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时代之后,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是越来越长了。因此,社会老龄化问题公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那么,老龄化社会究竟有啥标准呢?相应的养老保障又该是啥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的解答吧。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按照联合国的一个定义,大概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7%就算老龄化,还有一个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10%,我们都超过了。
我们国家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7.3%,而65岁以上的人口则是11.4%,所以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来养老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养老保障工作就像往篮子里放鸡蛋,千万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啥?万一这个篮子出问题了,那所有鸡蛋不是就全完了吗?所以,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靠三个支柱来支撑。具体是哪三个支柱呢?让我们再来听听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中给出的解答吧。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宋晓梧:第一支柱的基本保障,是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统账结合,下一步费改税,这么一个基本保险,就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国家给你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你企业给职工购买一定的企业年金,我这里面有多少,比如4%的百分比,可以在税前列支免税,你个人购买这个也免税,也可以免税或者延迟;那么第三层次,是完全个人自愿到保险公司投保,这样三个层次。
这三个支柱近些年来发展得如何呢?其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最主要的,覆盖面也大,资金也多。但是,另外两个支柱还有欠缺,比如企业年金,据统计2017年底有13000亿,参加的人还很少只有2336万,这部分的发展相比而言还是比较弱的,这块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上述这三个支柱,说白了都是我们能领到的养老钱,我们退休以后,基本养老保险按月发到手,还能拿企业年金,个人储蓄也能自主支配。但是有钱了养老是不是就不用发愁了呢?那可不一定,这只是个基础。退休以后手里有钱只是代表了你有支付能力,而整个社会养老产品、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其实更重要,不然有钱可不一定就能买到有品质的老年生活。
说到这,想必有些朋友已经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从事相关产业的人可要抓住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