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广东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将原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统一并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记者了解到,在社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方面,东莞在12年前已经先行一步。目前东莞的农居民平均养老金是562.66元/月,是国家农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的10倍以上。
2001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保制度
记者从市社保局了解到,东莞在12年前就已开始迈开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2001年1月,东莞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保”)的有关规定,按照统账结合的模式,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施了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农保”),将本市户籍年满20周岁以上未能进入职保制度的农(居)民纳入养老保障范围。这就是农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化待遇的第一步。
随后,从2010年1月起,东莞加快了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脚步,采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通过财政投入和个人缴费,解决农保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东莞农居民参保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企业职工最低工资1100元/月,缴费比例是个人8%,各级财政11%。
全国农民的基础养老金55元/月
据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保险一体化基本完成后,农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养老金可以同企业职工一样享受年度调整,也就是有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养老金增长机制。”他还表示,去年经过全国农居民养老金的第八次调整后,全市16.01万农居民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达到了562.66元/月,而根据国务院的新农保政策,目前全国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只有每人每月55元。
此外,此次省里文件还拟将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分10个档次缴纳,并计划推行中断缴费的个人账户可保留政策。对于这两点新举措东莞是否跟进,市社保局则表示,还要等待省里文件下发后再研究。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