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 编织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22日上午,长春市召开全市民政工作暨幸福社区建设会议,对今年全市民政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对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副市长桂广礼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推动建设幸福长春,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2500元
  在2013年全市民政工作报告中,长春市民政局局长徐连东提出,要以民生保障为根本,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和水平,提高城乡低保和城区农村“五保”对象生活补贴标准。城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375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2100元提高到25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从年3800元提高到4300元、分散供养标准从年2800元提高到3300元;继续提高分类施保标准,救助比例在原基础上再次上浮5%-10%。做好低保边缘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将低保边缘和低收入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符合救助条件家庭救助率达到100%。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完成3处、每个开发区至少完成1处街道(乡镇)级避难场所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国家和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今年国家级示范社区总数力争达到40个。
 
  年底前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今年我市要以养老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福利适度普惠程度,加快推进各开发区公办养老机构和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设,积极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力争年底前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继续实施民办公助优惠政策,对新建养老机构床位一次性补助标准由每张床位2000元提高到4000元,通过租用方式新增的床位每张床位给予1000元补贴;对入住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老人,按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每人每年分别给予1200、2400、3600元的补助。
  徐连东说,要为城区居家养老的重点优抚对象、“三无”对象、“五保”对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服务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继续推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建设。对原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进行升级改造,城市社区实现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确保50%以上达到省级标准。
 
  15%的城区社区要达到幸福社区标准
  会议要求,到年底,全市15%的城区社区要达到幸福社区创建标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年底,全市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用房面积要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千米社区比例达到20%以上。“中国社区”标识设置率达到100%。加强社区服务用房内部功能分区规范化建设,指导基层科学、合理、规范地划分社区办公、服务、活动三大功能区域,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提升殡仪馆周边环境、配套
  今年我市将重点完成市殡仪馆正门、停车场、内部焚烧区及人文纪念馆等建设工程,为群众提供功能配套、交通顺畅的治丧环境。徐连东说,要积极开展殡葬用品市场整顿和城区“禁烧”工作,推广海葬、树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形式。继续实施殡葬救助政策,将殡葬救助政策逐步向低保边缘户和低收入群体延伸。
 
  登记备案手续将简化
  结合国家社会组织登记管理3项政策的修订出台,我市将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鼓励优惠政策,围绕社会救助、社区养老和社会组织评估等民政工作领域开展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简化登记备案手续,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对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大类行业协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推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
  据悉,今年我市将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情送基层官兵”活动,不断丰富双拥工作内涵。以航空开放日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全力支持“长春舰”建设。全面推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服务,生活困难的城区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可提前领取6个月的抚恤补助款支付住院押金。完成市军供站移址建设,推动军休干部服务科学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革命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为实现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奠定基础。 
  桂广礼说,要全面开展幸福社区建设,推动建设幸福长春任务的落实,要牢牢把握建设幸福长春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社区居民委主体,把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法制化、社区公共服务规范化、社区社会事务管理有序化,健全社区组织体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完备社区基础设施,培养优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优美的社区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居民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三化七有”为基本任务和要求,全面推动社区建设上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桂广礼强调,要通过有效的形式,推动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从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激发居民参与幸福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各类自治组织的作用,让居民在传递幸福中享受幸福。建设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社区干部队伍,推进幸福区小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健全困难救助机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慈善事业的发展道路,增强慈善事业的正能量。
 
    (来源:长春新闻网)            2013-03-22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