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事实上,就老年人而言,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亦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空间,老年人对自己的家庭和熟悉的社区环境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章贡区是赣州市中心城区,总人口73万,60岁以上老人约13.75万,占总人口的18.84%,且老龄人口数量以5%至6%的年均速度增长,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方。近几年,章贡区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以打造全省社会养老服务样板工程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截至目前,全区72个社区(村)已建成居家养老点46个(其中城市32个,乡镇14个),在建居家养老点4个,初步形成一个广范围、多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2018年,章贡区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试点单位;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PPP项目先后入选财政部第二批PPP模式示范项目、国家发改委存量资产PPP示范项目。
着眼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解决“谁来建”问题。章贡区率先在全省试点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运营。由政府授权区属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共同出资成立SPV(特殊目的项目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网点。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创新实施管理平台、统贷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养老服务融资新机制,由SPV项目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获得1.3亿元项目资金贷款。二是科学建设运营。实行建设经营期限制,采用“建设—运营—移交”和委托运营两种方式。SPV项目公司运营管理的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餐饮、助医、休闲活动、精神慰藉和家政等服务,并通过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资金补贴三种方式获得投资回报,经营期结束后无偿移交章贡区政府。三是加大监管考评。由政府监管部门组织养老服务对象对居家养老中心考评打分,并以此作为政府付费的重要依据。
着眼推进养老服务便利化,整合盘活各类资源,解决“哪里建”问题。如何选址一直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首要难题。为此,章贡区多渠道拓展,积极整合盘活资源,通过“向上争取一批、对内整合一批、对外租赁一批、社区共建一批、预先规划一批”的方式,全力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场地。一是积极争取市直部门(单位)闲置资产。已建成4个网点,建筑面积达1670平方米。比如南外街道下壕塘社区、东外街道龙都嘉苑公租房小区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场地均系市直部门(单位)无偿提供。二是整合全区范围内旧办公楼、老厂房、社区用房等各类国有资产。已建成14个网点,建筑面积共8007平方米。比如南外街道三康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由原冶机厂子弟学校教学楼改建而成的。三是政府租赁中心地段优质资产。已建成2个网点,建筑面积共456平方米。比如水南镇章江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租赁水岸新天小区店面建成的。四是推动社区办公场所和养老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已建成11个网点,建筑面积共2780平方米。比如赣江街道姚府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沙河镇罗坑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与社区(村)办公场所共建。五是在返迁安置房、商品房建设中预先规划社区居家养老用房,严格执行预留面积比例规定,认真组织建设。
着眼推进养老服务多样化,探索多种服务类型,解决“怎么建”问题。针对长期以来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够接地气问题,章贡区根据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辐射范围,分别建设基础型、标准型和综合型等三种服务类型,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拥有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基础功能,设有老年活动室、医疗康复室、日托型或全托型日间照料室、社区食堂等功能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聊、助安、助急、助行、助医、助乐、助学等“十助”服务;并成立老年协会和兴趣小组,每周举办唱歌、舞蹈、乐器练习等团队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无论是哪种类型,均非常注重老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中心网点均设有医疗康复室,定期邀请社区医生为老人提供上门访视、健康监测等服务,并联合市内三甲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社区老人提供专家门诊预约、住院床位预订等服务。
着眼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化,搭建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怎么管”问题。章贡区以获批2018年第二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为契机,大力推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引入第三方投资建设智慧养老综合管理平台,将运营商、服务中心、家庭、个人有效衔接,打造“滴滴养老”新模式。一方面,实现“一键呼叫”。社区老人可通过“一键通”设备紧急呼叫报警,也可通过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智慧养老服务网站等媒介发起服务需求,管理平台根据老人不同需求提供助聊、信息咨询、远程医疗等线上服务,或者派单至线下“助老员”上门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运用网格化管理思维,构建“区—街—居”三级管理与服务网络,实时掌握各网格的老年人口、住宅、家庭情况等基础信息,并通过智能居家看护系统、紧急定位救援系统、体感交互系统等智能应用产品,采集老人相关行动轨迹信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当老人出现行为或健康状况异常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管理平台则及时将情况反馈给老人子女或安排“助老员”上门救助,及时保障老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