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期护理保险需要注意的要素和问题
作者: 戴卫东  来源: 中国社会报  2019-08-13


  面对失能风险,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对应制度,这个制度就应该是长期护理保险。

  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如何选择?欧洲很多国家都选择了津贴模式,世界上更多的国家采取了包含商业保险、津贴、社保的混合模式,从经验推断,我国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有五大保险路径可依赖。

  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对象是谁?从国际经验来讲,长护险的保障对象基本上都是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我国现在长护险试点筹资绑定在医保的统筹基金账户和个人账户,是经济性常态。希望国家可以针对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出台多层面的框架,地方可以依此做更多的调整。

  资金如何筹集?一些省份的财政部门表态,财政不介入长护险投资,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商讨,我认为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必须要有财政的投入,因为城镇居民的长护险筹资渠道有单位和个人,但农村只有个人。

  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怎么输送?医养机构是长护险的服务供给主体,没有更多民营服务机构的介入,长期护理服务市场无法形成,长期护理保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培育专业医养机构,做好对接供给和服务监管是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还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建立护理培训体系,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质量体系监管。由于各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指导观念不同,所以长期护理保险在推进过程中要重视部门协同。

  长期护理保险扩面还面临整合照护和城市选择的问题。目前,与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补贴包括高龄津贴、护理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政策存在重叠、碎片化的问题,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亟须建立整合照护体系。在选择扩面城市的时候,要以失能率作为测算标准,而不是以老龄化作为指标,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有可以支撑起长期护理保险的护理服务体系,以及地方财政实力是否允许。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