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75岁儿媳照顾99岁婆婆半世纪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七十多岁的老人,本该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但在淄博市张店区杜科新村,却有这样一位老人,今年已75岁却仍然坚持亲自侍奉卧床的婆婆,每日形影不离。如今婆婆已99岁高龄,这样的爱与孝道也已坚守长达半个世纪。
老人名叫孟庆兰,跟婆婆相处已有53年。53年来,孟庆兰的丈夫有15年离家在外地工作,她和婆婆每日朝夕相处沉淀的深厚感情深如母女,因为孟庆兰的悉心照顾,婆婆成了杜科新村远近闻名的老寿星,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伴离家15年 她与婆婆朝夕相处
孟庆兰说,婆婆张洪英是个坚强能干的人。对婆婆,她一直很是敬佩。“我婆婆有3个孩子,都是她含辛茹苦独自带大的。我公公去世早,当时我老伴才6岁。”孟庆兰告诉记者,家里顶梁柱倒下了,性格坚韧的婆婆独自一人抗下了所有重担,不但将3个孩子养育成人,还把他们送进学堂读书。
1960年,21岁的孟庆兰嫁进了这个顽强的家,成了这家唯一的儿媳妇,那时她的婆婆已经不能干很重的力气活。
1966年,孟庆兰的老伴张克勤被安排到山西阳泉工作,不得不离开家,而且一走就是15年,把生活并不富裕的家丢给了两个女人,年轻的妻子和年长的母亲。
“那时我要下地干活,或去帮人赶马车、装大窑,从早忙到晚。婆婆就包下了所有家务活,还帮我照看孩子。”孟庆兰说,在老伴离家的15年里,她和婆婆朝夕相处,一人主外一人主内,配合得非常默契。
 
    婆婆健康长寿 她是最重要的功臣
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如今,婆婆张洪英已经99岁高龄了,但老人的皮肤依旧白皙。每顿饭一碗鸡蛋羹,每天一袋牛奶,这是孟庆兰照顾婆婆多年不变的习惯。
张克勤告诉记者,孟庆兰的悉心照顾是张洪英长寿的法宝,每年天冷之前,孟庆兰早已为老人缝好棉衣棉裤;为了让婆婆睡得更舒服,孟庆兰专门在婆婆的床上铺了几层厚厚的褥子。
“老人喜欢吃什么,我就给她做什么。”孟庆兰说,平时她还会自制一些餐后副食给老人。“她的胃口很好,每顿能吃两个鸡蛋。”说话间,已白发苍苍的孟庆兰看着躺在床上的婆婆,眉眼间充满温暖的爱,犹如照看自己的孩子。
眼前的一幕让当天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半个世纪的坚守,两人之间难免磕磕绊绊,但回首过往,那些都已成为美好生活的调味剂,岁月沉淀下来的都是似海情深。
 
    婆婆卧床三四年 被褥常换常洗无异味
婆婆的身体虽然一直很健康,但毕竟年事已高,如今已卧床不起,孟庆兰身上的担子逐渐加重。
孟庆兰一天的时间表是这样填充的。每天早上,先给婆婆穿衣、洗脸、梳头、做饭;白天,和老人啦呱、翻身、喂食、盖被子;临睡前,还坚持给婆婆擦身。
“现在婆婆身边不能离人,我几乎天天在家,婆婆有什么需要总会用拐杖敲桌子,这样既能保证声音大到我们能听到,又不用费力气去喊。”孟庆兰笑着说。
婆婆如今都是在床上大小便,经常弄脏床单和衣裤。为此,孟庆兰专门为婆婆准备了尿不湿,“俺婆婆光被褥就有五六套。尿不湿面积有限,加上她总是翻动,所以被褥还是会弄脏,得经常换洗。我一发现脏了,就给她擦干净,换上干净的,脏的拿去洗。”
这又脏又累的活并没有让孟庆兰感到麻烦,相反,她更担心给老人更换衣服是否及时。“婆婆很爱干净,身上脏了,她心里不舒服。而且换晚了,我也担心对她的皮肤不好。”
 
    耳濡目染子女动容 孝道之家有了继承人
孟庆兰多年如一日照顾婆婆的事早在左邻右舍中传为佳话。面对夸赞,孟庆兰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婆婆对我很好,她老了我服侍是天经地义的。”
在孟庆兰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几个子女也用同样的孝心回报着母亲。如今,孟庆兰的家已经是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了,环顾这个幸福的大家庭,挂在客厅中央墙上的“家和万事兴”几个大字分外温暖。
 
  (来源:淄博市老龄办)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