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出生率下降,劳动比重下降,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有限,第一支柱难以应对国内日渐严峻的养老问题,第二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普及,第三支柱在国内的发展相比国外有些滞后。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养老投资年度高峰论坛暨2019《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发布会上,嘉宾们探讨了养老金“三支柱”发展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我国基本建立起国际上“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有企业年金、养老年金。2018年开始试点第三支柱,但结构不够均衡,主要依赖第一支柱,大家认为第一支柱最重要,而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占比非常小。
富达国际亚太区(日本除外)董事总经理拉杰夫·米塔尔表示,中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国家资金。目前,快速老龄化人口、独生子女政策、庞大的退休金体系都给中国带来负担。在发达经济体,社保责任由政府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是“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中国正在进行改革,政府鼓励民众承担更多养老储蓄的责任,促进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引进外资将促进国内养老金体系的完善,因为外国资管公司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投资管理方面拥有经验。
富达国际亚洲区(日本除外)及中东地区董事总经理何慧芬表示,澳大利亚和日本都有“三支柱”,和中国养老金的建构相似。澳大利亚的第一个支柱是由政府出资的养老金,60岁以后可以领取每个月的养老金。第二个支柱是保障型基金,是1992年成立的。第三个支柱是个人储蓄。日本也是“三支柱”,第一支柱已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养老基金——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委托海外或本土基金经理管理。第二支柱与澳大利亚不同,大部分是固定收益的发展。第三支柱是2001年开始的,2004年再加上个人储蓄计划,基本针对年轻人。英国是多层复杂的系统,公共的系统由政府出资,也有政府和雇员一起的固定收益或DC固定缴款。养老金问题从世界上看,从第一向第二、第三支柱在发展。中国内地第一支柱不大,第二支柱发展较缓慢,第三支柱刚刚起步。
当天发布了《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表示,在今年的报告中,调查对象有73%属于18岁到34岁的年青一代,尽管受访者的平均储蓄额不高,但储蓄的愿望和意愿已从2018年的46%提升到今年的50%。年轻用户在养老意识方面有所加强,但在准备方面略显不足。有超过60%的年轻调查者认为,政府养老金及现金储蓄是未来退休的主要来源。但他们认为,从前两年刚开始发展的第三支柱,才是最终的养老解决方案。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已出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