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失能、半失能”老人感受社会亲情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鹤城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在急剧增多,据齐齐哈尔市老龄委的相关数据统计,鹤城的介护老人已逾4万人,介助老人已超过10万人,他们或居住在家中,依靠子女或亲人来照顾;或居住在养老机构,依靠护理人员来护理。
  像这样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不仅性格变得有些“固执”,而且常爱“唠叨”、有“怀旧情绪”,依赖心理更加严重,甚至还有些“返老还童”的特点,他们更需要亲情的关爱与呵护,他们更需要社会的人文关怀与温暖。
  近日,记者走访了齐齐哈尔市几家专门照顾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机构,去感受这里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
  4月14日上午10点30分,阳光刚刚从云层中露出笑脸,温柔地透过玻璃窗,映照在我市建华区老年护理院阳光大厅内,几位坐着轮椅的老人静静地凝视着窗外,感受着阳光的爱抚。有两位衣着干净的大爷,一动不动地坐在轮椅上,目视前方、没有哀怨也没有忧伤,只是眼神中好像满含着期许,记者和他们说话,他们却无动于衷。旁边一位同坐轮椅、衣着鲜亮的大娘,笑呵呵地说,这两位老人都因病说不出话了。
  这位大娘名叫孙桂珍,89岁,她是去年8月住进这里的。她说,去年老伴去世了,她有三个儿子,虽然都很孝顺,但每天都很忙,她不想一个人孤单地呆在家里,就住进了护理院。这里好啊,生活起居还有人照顾着,最主要的是人多、不觉得孤独!
  同住这里89岁的李焕珍大娘,今天是她的生日。老人头戴生日帽,分别从大庆和深圳特地赶回来为她过生日的大女儿、二女儿正在忙着往生日蛋糕上插蜡烛。老人二女儿说,她们已有四个多月没见到母亲啦。由于李焕珍年事已高,反应有些迟钝,但对于女儿们的到来显然还是很高兴的。当两个女儿为她点燃生日蜡烛、共同许愿吹蜡烛、吃蛋糕时,李焕珍大娘忍不住落下眼泪……
  采访过程中,已到老人们开饭的时间了。每屋像王秀杰、郭凤霞一样的护理人员,先在老人床上放一张小桌子,然后给老人戴上小围裙,再将四菜一汤、馒头、米饭等分盛到小碗中,送到老人面前,能自己吃饭的老人就开餐了,而那些不能自己吃饭的老人,还需要护理人员将饭菜打碎,然后分别喂给老人口中,她们熟练而耐心。
  在这些老人中,一位年仅71岁的老人许文章,因为患有脑梗已无法说话,据她的老伴潘凤文介绍,许文章如今只有左胳膊能动,仅有的表情就是咧着嘴哭,只要看见有人来看他就哭,他常有的习惯就是时常抬起手腕儿看表,隔一段时间就看看,可能他心里在盼孩子来吧!
  在这里居住的一百多名老人中,基本都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每天由护理人员倒班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疾病护理等,每名护理员要照顾七八九位老人,用护士长付宇的话说,这些老人生活是无忧的,虽然其家人也常来看望他们,但由于他们工作、家庭上的忙碌,不能每天陪在老人身边,这些老人更需要社会上的人文关怀,哪怕是爱心人士的亲情探望、慰问交流,哪怕是爱心学生的一场义演、亲情陪伴,都会给他们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极大慰藉……
  像建华区老年护理院这样照顾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还有松鹤家园、建华区诚信失能老人护理中心、新世纪老年公寓、福山寿海老年公寓等,他们也都在照顾着社会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社会排忧、为儿女解难。
  在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的现状下,也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企事业、爱心人士,都能够倾情奉献您的爱心,更多地关注这样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关爱与温暖。
 
    (来源:鹤城晚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