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养融合服务老年失能患者
作者:   来源: 新疆日报  2019-10-29


  新疆(非营利)老年病医院成立于1990年,是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老年病专科医院。30年来,全体员工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医院从小到大,积沙成塔,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30年励精图治。该院发展为集医疗护理、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二级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如今,医院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开设32个临床科室,20个住院病区,病床800多张,其中包括“医疗护养中心”,以此形成“诊治各种老年疾病、疑难杂症”的医疗体系,为失能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的“医养一体化”医护体系。

  30年科技强院。该院投入资金,先后引进德国超导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大型生化仪、胃镜系统等300多台智能化医疗设备。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将智能化语音病历运用于临床,并开展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实现了精准提供失能失智、病重病危老年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挽回无数命悬一线的老年患者生命。

  30年普惠民生。该院立足于关爱老年群体、承担社会责任,确立了“患者利益高于一切,患者生命大于一切”的理念,并贯穿于医疗服务中,实现了“为党和政府分忧,给万千老人解难,帮老人儿女尽孝”的庄重承诺。

  

  长护险成了老年患者的福利

  30年来,数万名因各种疾病导致失能的老年患者在新疆(非营利)老年病医院得到精心治疗,全方位护理。这部分患者中,很多老人因失能长期住院,给家庭经济带来很大负担。面对人口老龄化现状,乌鲁木齐市政府于20196月启动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据了解,该院有近百名失能老年患者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只有一个女儿的王惠老人,一年前因脑梗失能。女儿所在企业效益不好,还要供养读大学的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得知母亲通过长护险鉴定后,她激动地说:“长护险对大部分失能老人家庭来说是‘雪中送炭’。今后我不用再为母亲的护理费发愁了。”

  在新疆(非营利)老年病医院护养中心住院8年的陈正辛老人除正常医疗报销费用之外,每月自费部分由儿女承担。经鉴定,老人符合享受长护险待遇,其女儿欣慰地说:老人住院的自费部分对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长护险政策的实施,为我们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感谢党和政府为失能老人送来福利!

  

  “既养又医”解老年患者后顾之忧

  老年疾病治疗需要漫长的过程,尤其多种慢性病,治疗的同时,更需要贴心细致的生活护理。

  73岁的姚奶奶5年前因脑梗偏瘫卧床住进该院护养中心。该老人的女儿感慨地说:5年中,母亲多次患感冒、肠胃炎,因治疗及时一次次转危为安。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服务周到,把病人当亲人,母亲觉得住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

  笔者见到因大面积脑梗偏瘫的赵玉坤老人。老人曾居家护理半年。因缺少经验导致大面积褥疮引发高烧。住进该院护养中心后,精心的护理加上药物治疗,治愈了老人的褥疮。老人的女儿赵丽目睹了医护人员所做的努力,放心地将父亲托付给护养中心。

  笔者了解到,这一切都得益于该院20年前具有前瞻性地实施“医养一体化”,开先河创立的“医疗护养中心”。护养中心成立以来,该院顺势而为,循序渐进,为失能患者设置300多张床位,先后收住患者8000多人次;为半失能患者设置50余张床位,先后收住患者4000多人次。

  护养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契合国家当前提出的以“医养结合”形式为老年患者提供多层面、多方位服务的要求。在这项工作中,该院总结了卓有成效的经验,构建了集“医疗、护养、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疗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成为“医养结合”的典型范例,赢得各族老年患者及亲属的认可。

  

  “医养协作联盟”搭建绿色通道

  笔者了解到,为满足老人多层面、多方位需求,该院深谋远虑,创新思维,2015年携手乌鲁木齐市30多所养老机构,成立了“医养协作联盟”。“医养协作联盟”是医疗资源融入养老机构、跟进养老服务的新举措、新尝试,也是“医养结合”的全新模式。

  近日,住在乌市惠心养护院的刘利新突发脑梗,接到求助电话,该院立即派出救护车,第一时间将老人送进重症监护室。因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

  朱大爷因突发重症哮喘,生命垂危,由乌市佳和公寓紧急转入该院。老人的女儿朱莉赶到医院时,老人已在病房接受治疗。“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一周后,老人恢复了健康。出院时,朱莉感激地说:“‘医养协作联盟’的绿色通道,不但救了父亲的生命,也为我们子女减轻了负担。”

  笔者在该院看到,护士面带微笑或手推轮椅,或搀扶老人做磁共振、CT等检查;病房中,护理员悉心为老人擦洗、喂饭,还陪老人聊天。王大爷因急性肺炎由乌市温馨公寓转入该院14病区。老人的儿子感激地说:“入院有车接,手续有人办,病房有专护,检查有人陪,出院有车送。父亲住在这里满意,我也放心。”

  “医养协作联盟”成立以来,该院派出专家1200多人次,每周前往联盟机构巡诊,为5600多人次老人诊治了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近百位老人患脑梗、脑溢血、肺心病等重症转入该院,95%以上经抢救转危为安,转回原养老机构生活。

  

  打造特色术业专攻

  笔者了解到,30年来,该院打造特色,突破重点,以内科为切入点纵向深入,推动学科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才为医院发展创造动力,医院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的理念,引进为先,培养为主,合作为辅,把人才培养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不但集结了一支优秀的医疗、护理团队,还汇集了全疆医疗系统20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在该院担当重任,使该院医疗技术实力和医疗水平得到整体提升。这批专家在临床实践中帮、教、带,营造了师生传承的良好氛围,诸多老年患者得到救治,转危为安。同时,该院实施“人才自生”机制,培养了一批在职研究生,成为各学科带头人。

  在该院重症监护病区,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支气管镜、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等现代化设备映入笔者眼帘。

  一位深度昏迷的老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生命垂危,亲属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但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不放弃、不泄气,采用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抢救,一周后,老人病情稳定。出院时,患者亲属称赞:原本以为要在医院处理后事了,没想到老人奇迹般生还,是老年病医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类似这样经过抢救转危为安的重症患者在该院不胜枚举。

  该院医务处有一组数据:近30年来,成功抢救心脑血管、脑梗塞、肺心病、哮喘等危重患者1万余名;为肾病、尿毒症患者肾透析2万多人次;4000多位脑中风偏瘫老年患者经过康复,离开轮椅,开始新的生活。

  

  让老年患者走出病痛阴霾

  老年综合性疾病是顽症,治疗老慢病的西药有一定局限性,长期服用会导致身体有关器官不同程度受损。老年患者更青睐中药,期盼采用中医疗法解除病痛。

  笔者了解到,该院坚持“特色中医”优势,落实“中医立院、特色兴院”发展战略,采取推拿、针灸、刮痧、小针刀、热疗、口服汤药等中医疗法诊治脑梗、老慢支、胃病、腹痛等病症,达到治愈和控制病情的目的。令人称道的是,该院为各种疾病导致偏瘫的患者“量身定制,一患一方案”,让躺着的患者坐起来,轮椅上的患者站起来,站着的患者走起来。数以千计偏瘫患者经过康复治疗,走出病痛阴霾。

  

  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该院业务院长、主任医师杜庚扎布告诉笔者:“建院初期,我们就把服务对象定位于老年群体,并致力于老年病防治、康复、生命医学研究,积极拓宽治疗领域,开展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慢阻肺、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的治疗难关。”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脓肿”是少见的疑难病症。身患肺脓肿的刘其宽老人,大半个肺已经被脓液侵入,肺部形成一个“大痰罐”,卧床不起。入住该院呼吸科后,专家为他做了肺脓液引流加以药物治疗,老人恢复了自理能力。

  王学艺老人住在该院心血管病专科,十多年间,该院骨科专家为他治好了20多年的关节炎,为他老伴治愈了肩周炎。前年,王学艺患了支气管炎,因延误治疗转为老慢支。该院呼吸科专家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了病情发展。老人此次住院,是因心脏出了问题,但他乐观地说:“有老年病医院的专家保驾,我的心脏问题一定能解决。”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2002年,中国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命名该院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基地”。2013年,该院荣膺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该院还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放心示范品牌医院”、“自治区十大放心医院”、“自治区敬老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