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托老所 差别咋这么大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近日,记者走访青海省省城一些社区时,发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大门紧闭,只有社区举办活动时才开门。4月17日,记者来到一间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发现原先4间房的“日间照料”标间,3扇门紧闭,只有一间屋里住着一位老人,健身器材、棋牌桌都落了灰。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位空巢老人,为了方便照顾,社区工作人员将他接到了日间照料中心。“因为没有多少老年人来这里,我们也就没有请专门的护理人员。”工作人员说。
老年人为什么不愿意来日间照料中心呢?一位姓李的老太太说,老年人念旧恋家是本性,哪怕白天去日间照料中心消遣解闷了,晚上还是要回到家睡在自己的床上。如果患了老年痴呆症或是丧失行动能力,儿女也会把他们送进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的设施是很好,但是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而且老年人的社交能力也不如年轻人,看到陌生人可能也不愿意交流。”李老太太说,与其花钱去日间照料中心,还不如跟自己的老姐妹在家里聊天喝茶。
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讲了开展工作的难度。“日间照料中心开业时,我们还去居民家动员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报名。”团结社区主任马忠元说,很多老年人都觉得去日间照料中心会让人误解自己的儿女不孝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川河东路社区。这里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每张床位都住了老人。“有的老年人可能子女都在外地,他们就会选择全托,有的老年人可能只是需要白天在这里吃饭,就是日托。”北川河东路社区工作人员说,为了保证全托的老年人可以住得舒心,社区专门请来了护理人员全天护理,每天除了负责老人的饭菜,还要给他们按摩。“有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晚上要是起夜的话,护理员也会陪同。”护理员每天还会换着花样给老年人做饭,让老年人每天都有新鲜感。民政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年人愿意走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何遇冷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为居住在本社区的60周岁以上需要服务的老年人,重点是高龄、空巢、独居、特困且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西宁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管理办法》就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标准、功能设置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运行管理、房屋及设施产权作出规定。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按老年人服务需求、服务内容和老年人经济收入等情况实施无偿、低偿服务。
对走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不少老年人认为,一方面减轻了家人照料的压力,一方面也让老年人能继续生活在家庭和熟悉的社区。省城诸多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遇冷,主要原因是有些老年人秉持传统观念,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低,资金缺乏,服务设施不完善,照顾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缺口大等。
要让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老年人的乐园,就得完善服务设施,提高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这些亟待有关方面不断给力。当然,各社区不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方式宣传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现实价值,转变老年人的观念,帮助居民解决在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这种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来源:西海都市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