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潍坊市养老保障目标,要求坚持用心服务、公平服务、依法服务、创新服务,深入推进老年人满意的服务型机构建设,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创全省全国一流水平。
一、积极发挥社会救助养老保底作用。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发挥拾遗补缺、托底保障作用。农村五保老人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和2500元以上,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80%左右。加强敬老院设施建设,提高敬老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推选全国模范敬老院。
二、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扩大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覆盖,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效率。继续推进社区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建设,90%以上的社区年内实现信息适时动态管理。推动“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社区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加快12343民生万事通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进一步规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切实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支持发展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配餐送餐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等养老服务实体。全市至少新建标准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50处,争取新建200处。在农村大力推广邻里互助式养老,每个镇街都要在年内搞出样板社区。为1000户困难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三、强化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落实各级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和民办公助制度,加强社会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年至少新增养老服务床位8000张, 争取新增1万张。
四、创新居家养老社会化运作模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专业化服务,并向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认真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建立和完善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年内培训800以上人次,持证上岗率达到50%以上。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和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
(来源:潍坊市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