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于12月6日-12月9日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经济社会面临三个方面的重要转折点。
第一,具备支付能力的老龄化品质生活的需求。李礼辉指出,中国已经进入称之为轻度老龄化的社会,与老龄化同步的是居民支付能力的提升,“预计到2020年我们中国人均财富在1到10万美元之间的成年人口将会达到全国的成年人口的50%。”李礼辉说。
第二,具有投资能力的全球化的财富管理市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数量迅速增加,带动了财富管理市场的扩张。根据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进入全球最富裕10%人群的规模达到8940万,仅次于美国的1亿零247万,居全球第二位。
不过,在李礼辉看来,目前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仍不太成熟,具体表现在,风险的约束机制部分失灵,底层资产配置局部失衡,财富管理机构有的过度拉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争夺市场,有的过多投资于风险过高,实际投资风险超过了大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高速增长,但是不太成熟的市场,财富拥有者关注的是资产的增值,金融监管机构更多关注的则是风险的防范和制度的建设。
第三,具备普惠信任的数字化经济社会架构。中国物联网链接规模2018年达到23亿,预计今年是31亿,到2022年是70个亿。与此同时,物联网联合的速率将几何级提升。
李礼辉表示,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建立一个普惠的信任机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区块链的技术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信任问题;二是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用;三,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和物权认证。
如何打造新时代的新金融?李礼辉表示,我们应该推进观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打造新时代的新的金融。第一,应该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第二、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李礼辉指出,在数字化的底层技术方面,我们好多关键的、核心的技术是依赖于外国的,有一种技术性的对外国的依赖,这是很危险的。第三,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扩展金融服务的新的市场。第四,推动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抓紧完善关于数字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