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保险行业深度剖析系列报告:商业养老保险登场,千亿蓝海市场启动
作者:   来源: 新浪财经  2020-02-18


         事件: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将于51日实施,最高年度减税额度为5400元。试点将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试点期限暂定1年。税收优惠采用EET模式:1)缴费期间,个人购买相关产品的支出,允许在一定标准内税前扣除,标准为月度薪酬的6%1000元孰低”;2)缴费期间,计入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3)领取养老金期间,领取的养老金收入的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税。经计算,月应税收入分别为1万、2万、4万、6万、10万的个人,每年最高减税金额分别为1440元、3000元、3600元、4200元、5400元。

         中国养老形势:老龄化加速,未来养老需求必然激增。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1.6亿人,占比11.4%,我们预计老龄化率将加速上升,原因在于未来65岁以上人口的加速攀升(第一次婴儿潮人群的当前年龄仅为48-56),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出生率的持续低迷。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老龄化率或将达到30-35%的峰值,老年抚养比或将达到67%,即约每1.5个劳动年龄人口须负担一位老人,因此当前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相较支出的差额正逐年扩大,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趋势难以逆转。2012年以来,基金收入的增幅每年均小于支出增幅。2013年以来,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收入已经低于支出规模,且差额正快速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必须依靠财政补贴,才能保持结余增加。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已从2000年的72%降至2015年的45%,我们预计下降趋势难以改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相较70%(理想水平)的缺口须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共同弥补。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人数增长缓慢,发展步入瓶颈期,难以起到独立支柱的作用。2017年末,企业年金累计结余1.29万亿,为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的29%;覆盖职工人数(2331万人)占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2.6%左右。参与人数增长缓慢,央企、大型国企等企业年金传统市场的容量已近饱和,而中小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并不强。企业年金仍处于零星发展的状态,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包括多重监管、税收优惠力度不足、投资收益率偏低等因素。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迎来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2016年商业养老保险保费仅1500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比例仅为4%;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余额占比分别为76%19%5%。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有期限长、回报稳定、养老用途明确、附带保障功能、可年均化领取等独特优势,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下,预计将开启快速增长通道,在养老保障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美国经验:税收优惠政策可促进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长期快速增长。1)2017年末美国养老金总资产高达27.9万亿美元,占美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高达35%,规模远高于中国。三大支柱占比分别为22%39%40%,优于中国第一支柱独大的结构。2)20年来,美国IRA计划(第三支柱)401K计划(第二支柱)的资产规模与占比快速上升,占比分别从1995年的19%12%提升至了2017年的32%19%。我们判断其重要原因在于两者提供的延迟纳税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