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海淀区领导再到海淀区蓰赢老年公寓、吴家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检查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在查看了两处养老机构的封闭式管理、老人防护、内部管控、物资配置等情况后,检查组要求,海淀区民政局要严格按照《北京市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导引(第二版)》等相关要求,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养老机构日常管理,全面保障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出现的无人照料的城乡特困、低保、高龄独居失能、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无人照料的特殊老年人,以及因原入住养老院不具备隔离条件的返院老人,海淀区民政局在区政府的协调和统筹安排下,预备出清河敬老院、纳兰园老年公寓两家机构共50张床位作为临时托养床位。
纳兰园老年公寓,专设“抗疫战士”家属服务区
随着入选临时托养养老机构,为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医护工作,特别是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家中老人提供专项服务的纳兰园老年公寓,在非常时期积极配合民政局的一切措施。“我们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纳兰园负责人刘伯文表示。
刘伯文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纳兰园老年公寓各项目部在第一时间便实施封闭式管理,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确保园区老人的生命安全。“老年公寓是中式庭院式建筑,整个园区由13个院落构成,纳兰园特地腾出一个院落为‘抗疫战士’家属展开服务。”
这些天封闭管理的纳兰园内,每天都会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这些工作。院区采取封闭式管理,暂停接收新入住老年人;暂停接待走访慰问、探视咨询、参观考察的外来人员;暂停院内老年人离院外出;暂停送餐、快递、送药人员入院;暂停不必要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对公共区域,每日两次含氯消杀,擦拭等,室内等区域采用紫外线消毒。工作人员佩戴口罩,项目内工作人员除特殊情况必要外出,不得随意进出。“目前对于养老公寓的日常物资,我们选派专人采买,采买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单独居住、进出园内消毒并每天两次体温检测。”刘伯文说,同时养老公寓减少院区老人聚集性活动,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每天两次体温测试,一次测量血压等健康体检。
不定时检查,做到“一看二查三询四听”
自2月16日开始,海淀区民政局实行分组,对76家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服务驿站进行不定时防疫督查,做到“一看二查三询四听”。
“一看二查三询四听”:“看”全封闭管理整体情况;“查”其进出健康状况筛查、体温测量和登记,防控物资储备,食堂卫生,离京返院和离院返回等的隔离措施台账;“询”问其防疫规定规范掌握情况,对各级民政部门防控规定熟悉及落实情况等;“听”疫情防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心理和情绪,防控存在困难和问题等。
海淀区民政局养老工作人员赵振峥告诉记者,为全面做好养老机构安全防控工作,我区严格执行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并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实时监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要求所有外出返院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内设立的隔离区不少于14天隔离观察,每天两次对工作人员、老人进行体温检测,对生活环境定时消毒。采取“分餐制”“分段进餐”等措施,避免老人集中。做好机构物资保障,在北京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协调消毒液、口罩等物资保障养老机构运营安全。同时,加强疫情知识普及,引导老人科学防疫,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据悉,为解决辖区养老机构在封闭式管理期间院内老人出现健康问题能获得专业医疗远程指导等问题,海淀区民政局联合北京老年医院和海淀医院共计30个临床专业和科室,通过海淀区远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无偿为辖区36家养老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解决养老机构内老人就医困难问题。此外,建立了养老机构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部分医院对接联系,便于机构寻求医疗支持。
截至目前,海淀区养老服务机构共收住5443名老人,无新冠肺炎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