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军嫂为社区老人“开小灶”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老年餐桌的饭菜难合口味怎么办?龙潭街道板厂南里社区给老年餐桌开起了“小灶”,辖区内军嫂开厨掌勺,依照老年人喜好,现做现吃,还可以送餐上门。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板厂南里社区党委书记孙来喜来到社区老年食堂。食堂就设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几个小桌子拼成的长桌能容纳12位老人同时就餐。墙上小黑板标着今天的菜谱:腔骨炖带鱼、芹菜炒豆干、清炒菜心。旁边还贴了营养搭配的宣传画。
  打开饭厅的后门,穿过一个小院儿,记者在后厨见到了已经在老年餐桌掌勺两年多的军嫂任冬晖。
  一身白色的工作服外系着条蓝围裙,头发都被严严实实的塞进了厨师帽里。任冬晖虽然是一人掌管食堂,但对卫生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厨房里干净得像刚装修过一样,灶台上没有一滴油污,一个个不锈钢盆里放着已经切好的芹菜、豆干、粉丝,碗筷都整齐的码放在消毒柜中。
  “一荤两素一汤,”任冬晖说着又看了看电高压锅的定时器,“马上就好了。”
  任冬晖今年42岁,家就住社区服务站北面的红楼大院,每天除了下午要接正读初中的女儿放学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老年餐桌上。早上六七点钟,她就拉着小车到附近的龙潭早市买食材。“又新鲜又便宜,能节省不少成本。”任冬晖说。回来后,任冬晖就开始择菜、洗菜、做饭,服务老人吃饱喝足后再洗碗、打扫。忙到下午两三点都是常事。
  “有的老人也会来后厨瞧瞧,看了之后都特别放心。”孙来喜说,“任冬晖是楼门长,平时就是咱社区的热心人,从老年餐桌配餐开始,就在社区帮忙。她服务老年人有耐心,做饭又特别合老人胃口,大伙儿对她都很信任。”
  让老人吃得满意,任冬晖有妙招,“老人喜欢吃软烂的食物,油少点,不能咸了,还得多跟他们沟通。”老人都说,小任做饭我们爱吃,她能不放酱油就把菜做出跟放酱油一样好的味道。有的老人还会在老年食堂招待老朋友,请任冬晖帮忙添俩菜,她也不怕麻烦,欣然答应,只收取原料费。
  社区党委书记孙来喜告诉记者,板厂南里社区是个典型的老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744人,占到常住人口的近20%,属于老龄化社区。为了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社区从2010年开始设立老年餐桌,刚开始找了临近的餐馆合作,后来也尝试过找餐饮企业配送饭菜,但总是难合老人心意。“老人口都比较挑,有的老人嫌饭菜不合胃口,量大、油重、菜咸,有的说菜不新鲜。”孙来喜说。
  社区经过对老年人的需求调查,最终想出了一个结合区域特色的办法。板厂南里社区内有一片北空军人宿舍楼,辖区内住着很多军嫂。“军嫂随军后,有她现实的难处。爱人忙,一天大部分时间要带孩子、照顾老人。正常的工作时间无法满足她们的需求。有些就没能找到称心的工作。”孙来喜说。社区了解到这一点,想到招募热心的军嫂给老人做饭,给予其一定的公益性补贴作为鼓励的方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据悉,目前社区大约有二三十位老年人吃食堂,食堂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提供一餐,每餐12元。老年人除了可以来食堂就餐,还可以带回家吃,对于有些出门困难的老人,社区工作者还会帮忙送餐到家。“如果这种志愿服务的方式出现中断,我们可能还会用餐饮企业配餐的方式相结合,为老年餐桌提供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