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不仅是“出不来”“进不去”让老人孩子都着急
作者:   来源: 北京晚报  2020-04-21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养老院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至今已过去近三个月,北京的养老院至今没有完全开放,这让一些本打算将老人送入养老院的家庭感到焦急。

  想要送老人进养老院还需要等多久?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老人和家属、养老院、行业内人士都在盼望北京养老院新入院等工作能尽快有序恢复。

 

老老难入院小老难支撑

  今年68岁的老段,家中有一位89岁的老母亲由他照顾。直到去年下半年之前,小老照顾老老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可就在短短一两个月之内,老母亲的精神状况急剧下降,身体也出现了问题,甚至还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这也给老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老段也曾找过保姆,但对方没能干多长时间。这之后,老段只能一个人照顾老妈。坚持了半年时间,他觉得身体吃不消了。

  就在今年初,老段萌生了把母亲送到养老院的想法,四处考察之后确定了一家。本来在春节前就可以把老人送到养老院里,想着让老母亲在家过个年,可年还没过完,所有的养老院都关了。

  从一月底到现在,老段为了照顾母亲已经心力交瘁。他也时刻关注着养老院何时开放的消息,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通。但无论是养老院、居委会还是街道,最后的回复都是一句话:等通知。

  赵杰也在焦急等待着养老院的消息——母亲已经83岁高龄,做过心脏支架,在元旦过后又安了一个起搏器。为了让老母亲得到更专业的照顾,赵杰四处寻找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最终确定了位于海淀区的一家。同样因为疫情原因,老人一直没能住进去。

  老母亲的生活基本由赵杰和哥哥负责照顾。兄弟二人还没退休,单位也已复工,平时只能轮番请假。照顾过程中,赵杰感受着母亲身体机能的衰退,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一些脏活累活还好,毕竟是自己的亲妈。我更担心的还是她的心脏问题,我和我哥都没有专业救护知识,万一出什么事后果不敢想。

  在赵杰看来,需要进养老院的老人,平时肯定是足不出户的,危险程度也比较低,为何不能对有需求的老人家庭进行特殊对待呢?需要居委会提供在家隔离证明,我们可以开。需要老人到隔离点隔离,我们也可以去。

  现在赵杰每天都会和养老院保持联系,也会给老母亲每天记录体温,就怕到时放开了,还要提供14天的体温证明,我们得提前准备……”

 

  不能进新人院方也困扰

春节之后,一般是过完元宵节,应该是一批老人进入养老院的高峰期。春树养老北京地区的资深养老顾问诸葛龙鹏说。这段时间我们接到了无数用户电话,有些老人确有特殊情况非常着急入院,但到现在为止还进不去。

  牛街民族敬老院作为条件较好的大型敬老院,之前共有224位老人在此长期居住,得益于良好的口碑,不少老人都在排着队等待进入。工作人员介绍,从春节到现在这段时间里,养老院有几位老人过世,外加因为其他原因离开养老院的,院内算起来一共有十多张空床,现在仍只能空着。

国企养老院的情况还好,一位国企养老院的院长对记者说,平时入住率高,身后有国企可以依靠,维持状况相对容易。但对于一些入住率相对低、正在开拓市场的民营养老院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支付高昂的房租、日常运营费用,日子会很艰难。

  诸葛龙鹏曾接触到一些民营养老院,有些养老院幸运地被选作老人临时隔离点,还能有点收入补贴,更多的都在艰难地维持运营。

  如果恢复让老人入住,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条件,如医院的体检机构出具结果等。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医院的体检部门也没有恢复工作。牛街敬老院护理部主任王雅杰说道。

  按照北京的相关规定,老人入住养老院须向民政部门备案。一位养老院院长介绍,有些养老院自己具备不错的条件,比如有独栋小楼、小院可以用于暂时隔离,但现在也不能收新来的老人。

  此外,养老驿站尚未开放、部分需要日间照料的老人的家属,也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服务更稳定的养老院上;疫情期间老人和孩子都在家里,双方会发生一些婆媳不和之类的家庭矛盾,老人希望能多一些独立空间,避免给家庭增加负担,这样的情况也转变成了对新入养老院的需求。

 

  护工进不去换班受影响

  除了新入院,一些老人想要换养老院也无法实现,诸葛龙鹏挺同情养老院的情况,平时的条件相当不错,只是在疫情期间养老院封闭,回城已经完成隔离的工作人员,也无法投入一线工作。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养老院方面的证实,我是从腊月二十七到现在,一直在院里工作,没出去过半步。王雅杰为身边一些年轻、活泼的护工担心。

  另一家养老院的院长介绍,由于长时间工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不能见男女朋友,不能回去看望自家老人和孩子,一些护工也有了情绪。这种情绪与老人的情绪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养老院内的氛围有着明显不利的影响。作为管理者,也只能通过提供更多娱乐器材甚至零食来缓解。

  养老院的兴趣班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来会有一些社会工作者定期来养老院,为老人们开设兴趣班如书法、绘画等,他们来不了,老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又受到避免聚集要求的影响少了很多,同样影响情绪。

  对于养老工作者来说,我们都是有热情的。特殊时期有特殊政策我们能理解,只是希望在相对宽松的时刻,能给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不仅是为了我们,更能让老人们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一位护工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看病已放开仍要走流程

  按照目前的规定,老人若在养老院中患病,需要一些与平日不同的手续:养老院发现老人身体状况异常后,会通知家属,家属将老人接去医院时随身携带老人近日身体状况尤其是体温状况的数据,同时养老院向民政部门、街道报告情况。经医院治疗后,老人返回养老院前要前往隔离点进行两个星期的观测,每天记录体温。在符合条件后,养老院方面会配合家属向上级部门报备,之后便能返回养老院。

  位于天通苑的华方经典养老中心,是西城区多家养老院用于老人因看病、回家过年等原因,临时离开养老院后、返回之前的隔离点。记者以市民身份向这家养老院咨询,对方表示已有不少老人在这里进行隔离后返回西城区的养老院。

  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养老院可能会在老人回来后,再次让老人在居住区中隔离14天。过程中老人可以在隔离区域活动,如房间和一部分楼道,少量养老院有小院等硬件条件,老人还能室外活动。

这段时间,家里一定比医院更安全,既然去过医院的老人经过隔离可以返回养老院,从家里新入院的做法应该尽快开放。针对老人家属的建议,诸葛龙鹏坦言,面对市民的现实需求,有关部门应在推进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适当修改办事方法,解决市民的燃眉之急。

  记者以市民身份咨询了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能理解市民们的心情,海淀区一位民政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天听说市里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东城区民政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也接到一些类似的反映,已将情况反馈,希望市民理解特殊时期的情况,耐心等待。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