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针对有个别组织向老年人宣传领一张通知单,办一张“福利卡”,就能免费领到价值数百元的“福利物资”一事,记者进行了暗访调查,结果发现该组织以及开展的活动已涉嫌违法,所谓的“福利放送”也极可能是骗子设下的圈套
这件事情见报后,引起了不少读者,尤其是老年读者的关注,近日有不少市民拨打党报热线,表示自己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骗局,希望通过党报给广大老年人提个醒,不要因为一点小恩小惠或虚假关怀等等,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天下不可能掉下馅饼来,老年人遇到这种事情时,一定要多加思考,不可轻信他人。”一位市民说。
在今天的“老年人防骗指南”系列报道中,我们将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结合一些以往的案例,为您揭露一些围绕老年人展开的骗局,让老年人看清陷阱的实质,同时学会相应的防范知识。与此同时,党报热线也将继续开通,如果您身边就有类似的骗局存在,欢迎拨打党报热线962211,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骗术1 保健品欺诈术
骗子串通一气讲座变欺诈
场景重现:
刘婆婆几天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通知她周末可以到某地参加免费健康讲座。周末刘婆婆到场后,一位“专家”重点讲了老年人常出现的疾病,并强调这些疾病是如何的可怕,会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多大的影响,而现在“专家”手里有几种保健品,如果长期服用,将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现场还有一位老人现身说法,通过服用“专家”推荐的保健品,困扰自己10多年的高血压竟然神奇地消失了。“专家”还强调,为了关爱老年人,所有的保健品都是最优惠的价格。刘婆婆信以为真,当场买了2000多元的保健品,回到家后子女发现了蹊跷,买回来的保健品都是三无产品,再去找“专家”时,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骗局剖析:
打着健康讲座的名号,抓住有的老年人爱占便宜、注重健康、相信专家的心理特点,忽悠老年人上当受骗。所谓的专家,其实是骗子,而现身说法的老人,也是骗子团伙中的一员,他们串通一气,哄骗老年人,而所谓的保健品,产品是否正规,质量是否合格都得不到保证,试问这样的保健品谁敢吃?听讲座和购买保健品,都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
骗术2 “神医”除病术
“神医”显灵 “祖传秘方”忽悠老人
场景重现:
70岁的周大妈一直患有高血压,虽然经常吃药看病,但是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这时,两名自称是邻村医生的男子找到周大妈,在详细了解她的病情以及家中情况后,告诉她镇上有一名“神医”,不但会看病,还能掐会算,可以帮人消灾解难。
在两人的介绍下,周大妈来到“神医”家中,经过几番交流,发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病情和家中信息,于是便深信不疑。随后在“神医”的介绍下,周大妈花费几百块钱,购买了几包“祖传秘方”的“神药”。然而,回家服用一段时间后,周大妈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严重的趋势,于是来到医院看病,后来经过医生的检查,才发现所谓的“神药”,不过是一些面粉,对治病没有任何帮助。至此,周大妈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骗局剖析:
这种骗局往往系多人参与,所谓的“邻村医生”在和老人聊天时,就已经获取老人信息,并转递至“神医”处,以便神医在为老人看病时“显灵”,博取老人信任。在此基础上,骗子会以“祖传秘方”,或老人有“血光之灾”等说法迷惑、威胁老人,使他们不得不掏钱就范。
需要提醒广大老年人的是,无论是看什么病,一定要首选正规的医疗机构,没有行医资质的个人或者医疗机构都不可轻信,一些涉及封建迷信的治疗方法更不可尝试,即便有亲友推荐的正规药品,最好也要先拿到正规医疗机构,请医生进行把关,不可擅自使用。
骗术3 “高科技”术
盲目相信高科技上当受骗被忽悠
场景重现:
通过邻居的介绍,杨大爷参加了一次免费测量血压的义诊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有人推销保健品,声称对控制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本来杨大爷对这类保健品并不是很相信。但是推销的人却说,他们的产品不同于往常,是“纯天然”“绿色” 的保健品,同时使用了最先进的“纳米”技术,对人体完全无害,而且还有特殊的疗效。推销人员还拿出了某位专家发布的检测报告。听到“纯天然” “纳米”这些词,又有专家保证,杨大爷放松了警惕,他认为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肯定错不了,而且电视上也在到处打广告,杨大爷当场买了3000多元的产品。高高兴兴回了家。结果上网一查询,才发现根本查不到相关信息,杨大爷方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骗局剖析:
为了让骗局更具迷惑性,现在骗子利用“高科技”对老年人进行诈骗。“绿色” “负离子”“纯天然”“纳米”……这些名词让很多盲目相信高科技的老年人上当受骗,买了一大堆高科技产品,实际上都是劣质甚至假冒产品。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自己或让子女先在网络上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骗术4 组织旅游术
旅游是假忽悠买保健品是真
场景重现:
张大爷接到以某老年人组织为名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免费参加他们组织的旅游活动,张大爷欣然同意。刚一上车,就有人推销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到达某景点后,老人们仅游玩了一会儿,就被召集起来,有人开始推销保健品,称这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福利,价格很低。推销人员还称,如果大家都不购买保健品,那么旅游活动就没法开展了。包括刘大爷在内的不少老年人购买了保健品,原本的旅游变了味。回家后刘大爷咨询了相关的部门,发现根本没有这样一个机构,购买的一大堆保健品质量也没有保证。
骗局剖析:
骗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为了博取老年人的信任,他们往往打着老龄委、某老年人组织的名义,所谓的旅游,其实质便是推销保健品,所谓的景点,很多时候就是在公园。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可向老龄委咨询核实,是否有这样的活动,是否有这样的老年组织。如果遇到威胁不买保健品不准离开,可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骗术5 卖假古董术
假古董“诱饵” 骗老人主动上钩
场景重现:
65岁的赵大爷清早在河边散步时,看到有人在这里摆摊卖古董。喜欢收藏古玩的赵大爷于是上前凑热闹,很快就被其中的一件铜瓶所吸引。尽管老人十分喜欢,卖古董的人却告诉他,这件古董已经被人以高价买走,不能出售。见此情形,赵大爷便主动和商贩交流起来,表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将其买下。商贩最后将铜瓶卖给了老人。
赵大爷带回铜瓶后,就急忙请来专家进行鉴定。然而专家鉴定结果显示,该铜瓶是一件假古董,赵大爷这才发觉自己上当。
骗局剖析:
其实,如今在街边地摊上能买到高价值古玩真品的几率是相当之低的,所以这种地摊上的东西,通常都是不可信的。这些骗子往往都是利用了老人“撞大运”的心理,再配以“物品已售出”等引诱手段,老人感到着急,于是盲目出手。因此需要提醒老人的是,古玩艺术品收藏需要修养和积累,切忌盲目出手导致损失。
骗术6 假冒身份术
子女“有难” 冒充朋友向老人伸手
场景重现:
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刘大爷家中迎来一位急匆匆的男子,对方称是自己儿子的同事,并准确说出了儿子的名字和工作单位,还亮出了儿子的身份证及工作证。他告诉老人,儿子在工作时突然晕倒,现正在医院接受抢救,急需用钱。
看到对方有这么多儿子的证件和信息,老人心里着急,也没有多想便掏出5000块钱交给这名男子,让他赶紧送到医院去。男子离开后,老人正准备赶到医院去时,突然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他才发现自己原来上当受骗了。
骗局剖析:
这种骗局中,骗子往往会事先了解老人子女、亲属的信息,然后再制作假身份证、工作证,赢得老人的信任并实施行骗。遇到这种情况,老人一定要沉着应对,记得先给子女、亲属打电话进行核实,就算是联系不到本人,也要尽量通过单位、朋友,或者亲自到现场等方式核实,总之不可轻易将钱交付他人。本报记者杨甦 何良
公安部门:
老骗术屡试不爽老年人要小心
针对欺骗老年人的一系列骗局,成都市公安局民警提醒,“保健品欺诈术”“卖假古董术”“假冒身份术” ……这一系列骗术,并不是新骗术,都是骗子常用的一些伎俩,他们抓住老年人关注健康、防备意识低、心地善良、有的人喜欢占小便宜、相信高科技等一系列心理特点,不断用这些老骗术设下圈套,骗取老年人的钱财。这也给广大老年朋友提了醒,切莫贪图小便宜,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在遇到这类骗术时,多和家里人交流沟通,这类骗局往往经不起推敲,平时多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将骗子惯用的伎俩熟记于心,在自己遇到时,才能够看清本质。
如果已经身陷骗局当中,不要当面揭穿骗子的伎俩,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及时拨打家人及相关部门的电话,寻求帮助。做好了这几个方面,骗子们屡试不爽的老骗术将失去作用。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