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养老机构发展:如何照护疫情下的“银发族”?
作者:   来源: 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2020-05-28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1%,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2.49亿的老年人也意味着2.49亿元的市场机会,2021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8万亿元。

  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养老机构作为养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99万个,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升。疫情期间,养老机构作为人员密集型社会服务的长期照护行业,防疫风险较高,这使得该类机构的复工时间较晚,复工率较低。记者通过对几家养老机构进行采访调查,发现养老机构在复工中面临着床位空置率高、老人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养老机构运营成本加大、养老护理员年龄断层明显等系列问题。聚焦疫情下的养老机构发展,如何照护疫情下的“银发一族”?

 

  养老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为响应民政部门要求,疫情期间全市养老院基本处于关停状态,往年运营都略有结余,但今年高涨的床位空置率让我们面临着营运成本不断加大的压力。”衡阳市某养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养老院对消毒水、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需求是平时的十几倍,光这一项也增加了很多营运成本。“疫情期间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更好地照顾院内的老人,很多员工都在春节期间加班,这样一来,人资成本也有所提高。”上述负责人表示,春节的双倍加班工资,让人力资源成本上涨了50%左右。

  该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即使全国的养老院都处于全面封闭状态,但院内的照护工作却在有条不紊进行,这对于很多养老机构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压力。如,在北京,疫情期间,该市养老机构收入减少了15%20%,支出则增加了15%20%.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曾表示,依据《北京市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管理办法》,该市将加大对养老机构运营支持力度。具体的支持措施包括按照实际入住的老年人数量,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增加养老床位的运营补贴来支持养老机构;同时从租金、补贴、减免等方面发布措施来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处于封闭期间的养老院,老人们的心理状态堪忧。曾作为湖南养老机构志愿者支援武汉养老院的袁治便对此深有感触:“在武汉,养老院的老人们经常做核酸检测,每做一次核酸检测,在等待结果的时间段内,对老人们来说都有莫大的精神压力,很多老人甚至高度焦虑到整晚睡不着觉,这容易影响老人们的身体健康。”袁治介绍,在除疫区外的养老院内,即使老人们不需要做核酸检测,但由于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对于疫情的了解不是很及时,难免会产生猜测和惧怕心理,养老院的护理员们每天都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养老护理员年龄“断层”

  除高额的营运成本等压力,记者发现,养老院内护理人员的年龄断层现象也成为养老机构发展的一大问题。

  6点半起床,7点达到老人们的住处,陆续帮助老人们穿衣、洗漱;随后,帮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们注射胰岛素,协助其吃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做康复理疗服务……这是长沙市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张希一上午的工作。今年27岁的张希告诉记者,她学的是老年服务管理专业,这是她工作的第4年。相比与她同专业的同龄人来说,4年已经是较长“工龄”了。“很多同学都转行了,嫌这行太辛苦,父母也说这行不够体面。”张希无奈,现在养老院内的护工要不就是从业了很多年的中年劳动者,要不就是刚毕业进去干一段时间就离开的,一直坚持从事养老护理员的年轻人占少数,养老院内容易出现护理员年龄“断层”的现象。

  在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中,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从业者占比79.1%1829岁的从业者仅占6.5%;其次,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第一年流失率为40%5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为80%90%以上。

  而在不久前,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备案情况显示,全国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点新增56个,位列年度专业设置数量最多前十,总数达到278个,这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从1999年开设以来难得的发展盛景。

  今年45岁的刘梅在衡阳某家养老院担任养老护理员约5年时间,一人每天护理10位老人,为老人们擦拭身体、更换衣物、辅助进食等。“每个月大概休息两天,工资3000元左右。”刘梅说,年轻人应该都不愿意来干这钱少活重的养老护理工作。

  而坐落于该市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中,就开设有养老护理方向的护理专业。“学护理还是想着能进公立医院当护士比去养老院做护理要好一些,可能跟老人们打交道会有代沟。”该院护理专业学生周雯说。

 

  社会支持与行业自律

  “养老必须由政府主导,政府的责任决定了必须为这个行业负责,也必须有持久的发展计划。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还无法由政府完全兜底。这些年来,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和补贴已经不少了,但效果仍值得探讨。”中国养老研究院研究员崔树义表示,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自律缺一不可。

  作为养老机构,自身要更加重视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配备。“一直以来,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都是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调动养老机构、高校、技工院校等的积极性,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从培训到就业的一条龙机制。由高校和技工院校开设不同层次的养老护理专业,会同养老机构开展定向教学培训,毕业后到养老机构就业,既可为养老机构输送较高素质专业人才,又可解决学生就业和就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冯丽英建议。

  除行业自律,社会力量也在助力该行业复工复产。湖南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应对疫情影响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省级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0;按封闭期内在住老人每人100元的标准,对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的民营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疫情防控补助;对民政系统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减免2020年度场地租赁、运营管理等上缴费用,免租期内的在原有期限上顺延1;同时,协助民营养老机构落实企业帮扶、金融支持、税费支持、财政补贴、稳岗就业等优惠政策,加强一线养老服务人员关怀。

  “疫情期间,养老院近30%老人无法返院,导致我们运营上入不敷出。政府提高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协助落实相关优惠政策等措施的实施,减轻了我们的运营压力,让更多的养老机构能够平稳运营。”湖南葆真堂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志勇说。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